快过年了,她打电话回娘家,父亲接的电话。
“爸,单位发年货了,我捎点回家?”
“不用。家里年货充足,你要不过来带点给你乡下婆婆家。”
“您老两口办多少年货干啥?不怕累!”
“你这闺女,才出嫁一年,忘了咱楼上住着兰局长啊!”
往昔过年的画面,在她的脑海中闪回:拎着礼品敲错门的,放下就走的,父亲只好一趟趟解释,一趟趟往楼上送;鲜鱼腌好了用稻草扎紧,甲鱼杀好了洗净了再送上去,兰局长每次经过楼下都不忘给父亲递烟,脸上堆满了笑,肥肉横溢出来,油光光亮闪闪;有时兰局长在楼上叫父亲上去,下来时父亲手里从来不空着的:成串的阳澄湖蟹,礼品烟酒,高档衬衫----父亲一边敲着蟹壳一边感慨:当官就是好。楼下垃圾箱里成袋的过期的山货海味滋补品,让捡垃圾的阿婆乐得合不拢嘴,从十五开始整半年地在那转悠------
“可是,兰局长不是住公务员公寓去了吗?怎还有人往这边送礼?”
“这你就不懂了吧,闺女,那公务员公寓多扎眼啊,谁敢往那里送,万一摸不着门,送错了,那可不是开玩笑的。”
“那他们就送您那儿了?”
“可不,兰局长相信咱,咱不在外面给他瞎说。”
“您这可有点助纣为虐!老爸。”
“傻闺女,你不知道现在官场上吃点喝点拿点土特产烟酒那不算啥,丢不了官,上不了法,你看,兰局长不是升了吗,人家的副字去掉了,成正局长了。”
“那也是人家的东西,你咋就私吞了呢?”
“咱这叫爱惜资源!兰局长他一家能消费得了那么多?还不是扔了?呵呵,取之于民,咱还叫他用之于民嘛!”
“你不知道,我还以兰局长的名义每年给咱小区的孤寡老人送年货呢,人家看到兰局长可感谢了,他得名,我们邻居获利,古代有劫富济贫,咱不豪夺,巧取一下,不亦乐乎?”
父亲豪爽的笑声震荡着她的耳膜,她总觉得有些不对、不妥,可是究竟啥地方不对了,不妥了,她也搞不明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