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诗歌流传太久太广,想起清明,总是阴雨绵绵的凄切迷离。
其实这一节气,该是春风浩荡之下,天清地明的意思。
记得每年上坟,都是朗朗晴天,春风和煦,阳光温暖,孩子们欢乐。青的麦苗,黄的菜花,蚕豆忽明忽暗的花朵,到处是野花闪闪烁烁。没有悲切,因为逝者久矣,倒更像是踏青聚会,修修坟,烧烧纸钱,大人们嘻嘻哈哈地说些地下人的陈年往事,孩子们追黄碟,采蚕豆耳朵,抽了芦芽吹笛子,一切呈现生的快乐死的安详。
今天,又是一个明媚的天。
昨天妈妈就打电话给我,说要迁坟,将先人们的骨灰迁到镇上的安息堂。
安息堂里很热闹。动迁以后,先人们都住上了楼房。八层的公寓。后生晚辈在烧纸钱,纸灰如黑白蝴蝶漫天飞舞,爆竹声不绝于耳。
一排排看过去,依稀的记忆,记忆里的乡邻,阳光下他们幸福地微笑。比起香港电视里看到的满墙的照片,挤挤挨挨,社会主义就是优越啊,他们两个人就有一大套房子呢!想想目前居高不下的房价和正被热炒的墓价,活着的人背负着生的艰难还担忧着死后的归宿,他们怎能不感到幸福呢。
回家的路上听到旭日阳刚的《春风里》,看来,将来老无所依的人只能葬在春风里时光中了。
其实,就算有七十二疑冢,就算整座山脉都是陵园,就算龙脉凤穴,又怎样?回归自然,才能与万物同在。
和儿子开玩笑,将来我死了,在山的南坡,栽一棵树,把骨灰埋在树下,我就托体同山阿。是树间的风,天上的云了。哈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