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爱和勇气的力量

写作者:妙逸     日记本: 等到拈花微笑

日期:2011年03月21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380

   学校传达上级精神,布置看电影《死亡诗社》或《叫我第一名》或《数星星的孩子》(好像是这个名儿?),然后写观后感。拖了相当长的时间,想着上次推荐的《热血教师克拉克》还算不错,就终于“下定决心,排除万难,去争取‘受教育’”~~~
  
   选了《叫我第一名》,因为似乎这部片子最短。看了以后,不说震撼,心头涌现的词语,如题。
  
   影片取材于真实的故事,一个有残障的老师如何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从另一个角度也让我们深思,如何对待那些特殊的学生,那些看起来令人头疼无比毫无办法,实际他们自己也痛苦万分的特殊学生?然而我一向对于换着各种外套鼓吹教师只讲牺牲,连自己个人基本的健康、价值相当的生存生活条件也不保证从而实际是对生命的榨取这一“伪奉献”命题保持着高度警惕,所以,我更愿意从生命个体本身的角度去思考这部影片。
  
   什么成就了布莱德(影片中的主人公)?爱。母爱。父爱。师爱。手足爱。朋友爱。恋人爱。……而最重要的,应当是他自己对生活和生命的热爱。
   因为爱,才有勇,才有执着和永不放弃。
   这也是真理,关于人,人的成长,人性,人类自己。
  
   所以,不要脱离了这些生命最本质的东西来谈师德和奉献。教育原本就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如果对这些没有深刻的理解和信仰,一切都是“清谈”和“伪善”。
  
   我爱我的学生,因为我爱自己;因为我爱自己,才知道如何才是爱别的、同样的生命——我们其实需要去爱别人,就像经典童书绘本《活了一百万次的猫》中所表达的,没有爱的生命,活一百万次也毫无意义。
  
   最近办公室兴起了童书热,很开心。薛瑞萍的那套书是我上学期到了这个新学校最先推荐给芳芳,她麻利地最先身体力行建立了班级书库,我反而落后了。然后是一年级两个班这个学期一起去书市采购,都在筹划建立各自的班级书库;孩子们最近似乎都迷上了读书,连那个考试最没办法及格的孩子,也下课捏着本小漫画——尽管那不是品质高的书,但是只要他爱呀~~~~ 引导的事,慢慢来。及格的事,也慢慢来。那个星期为了背出那篇短小的文章,他一下课就看书,一头汗,还是没在规定的时间里背完。那又怎样,我仍然觉得他很棒!因为他一直是自己主动去拿书读,想着快点背完。很好,很好了。只要生命是充满主动性的,慢一些又何妨?慢,或许更有味道。
  
   扯远了,而且有些自我表功的味道。呵呵,为什么不允许自己有小小窃喜?尽管课堂的听课习惯一直是个很大的问题,可我不要自己太焦头烂额。爱自己,放过自己。“放过自己,才能高飞”……我的成长,也慢慢来。
  
   因为爱,我会继续努力;因为勇,我可以直面自己的短。而这背后,是我对这些力量的信仰。
  
   一边敲字,一边在Q上与同事聊天,她惊呼我这种文章也原创,大家不都是随便在哪里搞几个字交差就完了么,何必这么认真、这么辛苦。我答:我的东西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原创——当然这里面都是学习别人的结果,好比上次《热血教师克拉克》的观后感,哪怕短,但一定真诚。呵呵。
  
   因为,都说“文如其人”。
   这是风格,也是爱和勇气的力量。
  

完成时间:2011.03.21 23:17:18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9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