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工作琐记(四十四)——期末有感

写作者:胡杨蝶     日记本: 胡杨蝶

日期:2010年12月28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635

  2010年12月27日 星期一 晴
  
  今天,的确是一个令人兴奋的一天。我们中心校又取得了集体第一的好成绩,继往开来,保持住了佳绩,且三四五年级由原来的第二名,第三名,第二名,均提至第一名。我像打了胜仗般开心,更为这段时间全体师生们辛苦的复习而感到欣慰。不是所有付出都能得到满意的收获。但如今这收获,就像冬日里的暖阳一般,照得人心暖暖的……
  
  一所学校,一个班级,一名学生,不能光靠分数来评价,但如今,我们还无法逃出分数评优的圈子。还好,我们的老师,在他们的教育理念里,也多多少少有了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的观念。有几位班主任,为班级里各项优秀的孩子,分别印制了奖状,我相信,这足可以弥补那些在学习上不够优秀的孩子的自尊心。而我,在看到各个班级取得较好成绩的同时,我首先想到的是,他们较之以往有多少进步,这份进步又包含着多少付出;其次,我要看的是,我们学校目前还存在着哪些教育上的“隐患”,这“隐患”,有学生思想方面的,有习惯养成方面的,有学习态度方面的……;有教师教育方法方面的,教育理念方面的,教育责任感方面的……当然,也有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促进教师教育积极性,以及教育能力方面的等等诸多问题。
  
  有思考才有问题,有问题才能有方法,有方法才能有效劳动,而有效劳动带来的是有效果。
  
  这段时间,我有些迷失,主要原因还是关于工作的。当然,这种情绪与心理上的失衡,目前看来,是我和多数人都有的,它阶段性地出现,引起人的迷茫与思索。但正是这份思索,让人或进步,或停滞。停滞即滞留,在原来的现状下,举棋不定,以致于吃本变亏;而进步,却是一种超越和新生。就如我写日记,写随笔,写诗歌,总是在那么一段时间里,不敢写,甚至有些怕写。但究其内心,不是不愿意写,而是在写的过程中,因为内心的无法调试,文字的毫无生气,使自己产生了自卑,否定,怯懦的心态。但当自己终于想明白,想透后,却发现,这是一个艰难的放下过程,放下那种过于注重结果的心态,而是从心灵深处去寻找对文字的呼唤和渴求。再去面对它,一切又坦然了。
  
  庆幸自己从自设的迷障中走出,不是因为我们中心校取得好的成绩,主要还是在看书中有所启发,有所顿悟。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让我着迷,让我倾心。在此书中,我得到一种力量,那就是战胜自己,战胜暂时的情感失调,最好的方法,还是找一本好书,在阅读与思考中为自己解围。
  
  这世界你最好的朋友,仍然是你自己。而我又可以坦然自在地写下去了。
  
  今天,真好!
  
  

完成时间:2010.12.28 23:36:29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8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