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读木鱼先生日记后的回帖

写作者:胡杨林边的看客     日记本: 幸福依然在路上

日期:2010年12月17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524

   学生说:“尼采花了一生的时间去寻找生命意义的,每每的得到了梦想的东西,才发现那并非自己真正想要,于是反复的被这个问题折磨,痛苦到疯狂,最后以疯狂的方式摆脱了痛苦。”
   读了这话,着实想了很多。第一,在我看来,尼采对寻得的意义有没有那样的认识,就是首先需要讨论和厘清的。随着个人认知的前行,意义更多地是在延伸,而非轻易地转向。在这个层面上,尼采未必如学生说那样。其次,在原有念想实现后人体验到的那种“空虚感”与“物是人非”的心理主要不是来自发现它不符合自己原有的期望后而形成的落差,是人站在了一个新的高度,对原有的且已经达成的念想的位置是中间性而非终结的判断后产生的。第三,不是因意义的实现带给人了痛苦,甚至不能说意义带来了人的痛苦。若说意义带来痛苦,大致是念想间的冲突而非念想本身造成的。
   学生说的关于引领人脚步的持久动力与来源。我想它们最终会是某种需要及这需要的延伸。换句话说,就是您讲的“心想” 与“事成”之间的联接及这种联接的过程性。
  

完成时间:2010.12.17 11:37:18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