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21日 星期四 晴
今晨早起,误以为外面下雪了,再细看,才知道原来是雾。好大的雾呀,这深秋的雾,还带着湿露露的凉气儿,白茫茫一片,笼罩着四野。直至十点,雾气还未散尽,太阳在雾中凄婉地笑着。而我们,这些工作的人们,在这靠太阳来取暖的办公楼里,依然坚持着。回顾这一天的工作,很多欣喜,很多感动。
上午,我们听取了支教李老师执教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课在平实中进行得有条不紊。越听越有味道,越听却佩服眼前这位已过五十的老师,不愧为实验学校的老师,教学环节设计得严谨,环环相扣;课堂习题设计得精简恰当,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以“猜想——验证——应用”这样的思路为牵引,课堂处于一种积极的学习氛围。如果从整体去看这节课,可以说无以挑剔。当然有些环节还存有问题,如验证这一部分,有一些学生不知要验证什么,是验证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面积相同吗?我认为是为了验证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即底和高的乘积与长方形的长和宽的乘积是相同的。但目前李老师的课,在我看来,就是非常精彩的了。这就是一节家常课,没有经过刻意的准备,如果我们的教师都能把课上到这等程度,我们的教学成绩怎么能提不上来呢?
中午下班的路上,和两位老师简单地聊了几句。他们说,不会上课,我认为这不是什么坏事。“不会上课”是一种主观感觉,也是一种自我认识。这说明我们的老师有这种忧患,也有这种思考,当然就会有这种努力。无论是哪一层次的教师,只要心中对自己有要求,有反思,哪怕有距离也不怕,因为最终都会有提高。我对我们的教师,也包括我,有这份信心。
下午,全乡四五年级的班主任及各村小校长去凉水听取了许野和王强的课。这是对前段“北片教研网”教研会的一个汇报和展示,更是为了让大家听课后能交流,自省。研讨的过程中,大家虽没达到畅所欲谈,但是也算各有所得。而我呢,这次,再听他们课,已有三四遍之多,但仍然有新收获,新发现。许野老师是一个很爱琢磨的老师,我们的老师就该如此,导课后,许野又进行了几次加工,使得习题设计可谓是精炼而有趣,如小组赛题互批一题,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作用,也培养了学生学习习惯。王强老师的课最为引人之处是编题这一环节,是对学生思维的训练,也是对学生学习知识的检查与巩固。对于王老师能大胆对教材进行改编,我认为值得鼓励,我们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要结合实际进行灵活运用。
潘校长让我评课,我评得不好,想说很多,反使语言罗嗦,可恨的是,想到的还没有说尽。没有紧张的感觉,只是自己在人多场合发言的能力还有待提高。一个人的心理素质与能力不成正比,势必两方面的表现都将降代水准。对自己说,努力吧,路还很长。
天很冷,很谦意的是,下午的天很冷,看到李老师冻得直哆嗦,真是不好意思,农村苦呀,然而,这位城里老师却始终那样认认真真,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我由衷地佩服,欣赏。
晚间,听着歌,回顾这一天的工作,心情很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