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 微型大男子主义

写作者:胡杨林边的看客     日记本: 幸福依然在路上

日期:2010年08月28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620

  [西班牙《趣味》月刊8月号文章]题:微型大男子主义
  
  观念根深蒂固
  
  “我的儿子长大后要当军人、医生或足球运动员,女儿就当护士、模特或者干脆做家庭主妇。”当今社会的家长往往会根据孩子的性别为其规划未来职业。但是这种行为却蕴含着大男子主义的成分,最终还可能变成夫妻生活中的毒瘤。
  
   我们先来看一道脑筋急转弯题目:安东尼奥和父亲一起发生车祸,父亲不幸身亡,而他被送往医院。外科医生看到他之后惊呼:“这是我儿子!”请问医生是他什么人?答案很简单:医生是他的妈妈。很多人之所以无法很快给出正确答案,是因为他们刻板地将性别与职业联系在一起,认为医生是男性的职业,而这正是大男子主义在当今社会的一个写照。
  
   科学家发现,很多人在童年时期就开始接触大男子主义思想和行为了。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埃莉诺·麦科比和卡罗尔·杰克林在其著作《性别差异心理学》当中指出,我们对待孩子的方式会根据他们的性别发生改变,例如抱他们的方式、拥抱他们的频率以及在他们面前说粗话的次数都有所不同。
  
   麦科比和杰克林在书中援引了一项实验:在幼儿园里男孩有所举动之后受到关注的概率是74%,而女孩只有18%。男性好动、女性好静往往被归因于生物差别,但实际上工作人员的行为加强了男孩和女孩的这两种性格趋向,而且工作人员可能对自己的微型大男子主义行为毫无察觉。不过两位心理学家发现,两岁的男孩和女孩之间并不存在认知和社会能力差别。那么男女有别的对待方式对两性的个性发展具有何种程度的影响?
  
   很多初为父母的人都说自己的女儿纤弱漂亮,儿子健康强壮。不过专家发现,实际上他们的孩子在身高、体重方面并没有太大差异,这些描述往往是家长对子女的期望,而且孩子们在童年时期的小伙伴也会对他们抱有类似的期望。即便家长没有进行诱导,男孩和女孩也会各自组成小集体。例如,一群男孩在玩耍时,如果其中一个受伤了,其他孩子不会理睬他,但是这种情况就不可能发生在女孩群体中。
  
  
   语言显示差别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心理学家桑德拉·贝姆指出,人类在努力探索世界的过程中逐渐建立包括性别构架在内的多种构架,以便了解自己的人生经历,而这一探索过程也包括学习语言。从两岁开始,语言就开始促使我们了解两性之间的差别。
  
   和很多语言一样,西班牙语区分阳性和阴性名词。这种分类方式使人们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建立起一种性别构架,例如飞机和火车等大型、快速的交通工具是阳性名词,而体型小巧、速度较慢的轻型飞机和自行车则是阴性名词。随着年龄增长,我们的生活中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微型大男子主义:一种社会文化越歧视女性,那么在这个社会中男性和女性语言的差别就越大。性别差异可以体现在交流和语言当中。男性讲话比女性更坚决和直接,他们很少提问,也不太在意对话者的反馈,打断对方的次数也明显多于女性。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心理学家帕梅拉·菲什曼发现,能够在正常交谈当中持续下去的话题往往是由男性引入的。在夫妻之间,妻子希望干涉丈夫的行动时往往会采取撒娇等迂回战略,但是丈夫却表现得更加直接。
  
   肢体语言当中同样充满下意识的性别歧视。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心理学家南希·亨利发现,男性碰触女性的次数多于女性碰触男性的次数,男性之间比女性之间的距离更远,女性微笑的次数多于男性。那么有多少性别差异是由男女有别的对待方式造成的?研究显示,微型大男子主义可能对我们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并非天生有别
  
   美国西北大学的所罗门·西特林鲍姆教授指出,毫不顾忌社会礼仪地直抒胸臆是一种可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获得的能力。我们在年轻时压抑的个性会在年迈时释放出来,而且当今社会可能会认为有些个性特点并不符合我们的性别。当我们在人生的特定阶段达到了某些人生目标,就有可能改变恪守多年的性别行为模式。到时候我们会感到不必扮演这个社会强加给我们的性别角色,进而直接表现出年轻时一直压抑在内心的某些个性特点。因此很多女性在中老年时期会变得更加强有力、更具竞争性和更加自由,而男性则反之。西特林鲍姆教授认为这种个性解放与微型大男子主义的减轻有关。
  
   也许这种现象与性别歧视将随着时间推移而消失的趋势有着共通之处。发现性别歧视行为并将其公之于众有助于整个社会意识到并且逐渐摒弃此类行为。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由此发现很多男女天生有别的理论都是错误的。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一项发表在《科学》周刊上的研究显示,女孩在数学方面的学习能力并不比男孩差。研究人员对超过700万名大学新生的数学成绩进行了调查,结果没有发现男生和女生的成绩存在较大差别。上世纪80年代曾有人进行过类似的调查,但是结果却有利于男生。威斯康星大学的研究人员认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在于,家长和教师认为男生天生比女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强,而这种微型大男子主义的观念导致女生丧失了自信心,进而无法获得理想成绩。最新的研究则说明,随着男女有别的对待方式逐渐消失,男生和女生的数学成绩也趋于相同。
  
   微型大男子主义观念仍在当今社会中根深蒂固。例如,一款3G手机能够使男性用户在满足虚拟女友对关爱、鲜花和钻石的需要之后,与之发展进一步的关系。此款没有推出女性版本的手机在东方国家市场获得了巨大成功。
  
   然而,在存在这些性别歧视现象的同时,很多人正致力于改变这种现状。或许这个话题最终会变成:科学将如何改变当今世界?
  
  ——选自2010-8-25《参考消息》同名文章

完成时间:2010.08.28 17:56:35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