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大火持续肆虐、巴基斯坦持续强降雨、中欧多国暴雨成灾、阿根廷寒流冰冻,中国的地震、泥石流、水灾、旱灾、南北温度失常.......
最近,全球各地的极端气候现象似乎成了“家常便饭”。异常天气今年为何如此猖狂?多灾多难的地球能否做到防患于未然?中央台记者张加宁昨晚(9日)独家专访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环境与减灾方面的专家。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是联合国统筹全世界环保工作的组织,2003年9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处在北京正式揭牌成立,这是该机构在全球发展中国家设立的第一个国家级代表处。谈到气候变化的问题,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处项目经理蒋南青认为,人们经常将气候变化与全球变暖联系在一起,但是事实上,气候变化导致的结果并不仅仅是全球变暖。
蒋南青:气候变化带来的效果,不一定是全球变暖。科学数据表明,它同时也会增加极端天气发生的频率。因为现在气候从气象学上会有一些变化,从长期的趋势来说,它慢慢地、各个区域的局部气候会有变化。今年全球极端气候确实很多,有一些天文的、气象的,还有厄尔尼诺、大洋的环流这些都有发生。从整体统计学上的数据来看,近100年以来这些极端气候发生的次数是增加的趋势。
联合国国际减灾署宾娜·德赛女士是《减少灾害全球评估报告》的项目负责人,她同样承认目前全球范围内的极端气候带来的灾害在增加:
宾娜·德赛:可以说灾害在全球范围内的升级不仅仅是从次数上说的,种类跨度也很大,洪水干旱、地质以及人为的灾害都有增加。不过根据我们获得的数据,灾害升级主要是由于覆盖面的增加。也就是说,一场灾害影响到的人口和财产比原来明显增加。
德赛认为,虽然是自然灾害,但是这背后有着人类行为的影子,是人类在作茧自缚:
宾娜·德赛:与人类行为有关的自然灾害事件数量正在上升,人类导致的气候变化也引起了很多灾害。如果你仔细分析滑坡、洪水等灾害的情况就会发现,这些灾害多数都不仅仅是由于自然的变化,而是由于人为对生态系统和环境的破坏、滥用和错用土地。比如说,一个地区本来就是泛洪区,会有一些常规的洪水发生,不适合人类居住,却还有人要在那里定居。这样的现象严重加剧了一些自然灾害的影响。
面对自然灾害,德赛认为,人类可以做到的就是防患于未然:
宾娜·德赛:你已经提到了“准备”这个词,我想这就是指导我们行动的关键词。我认为,我们应该为应对自然灾害做好两个准备。第一个是最根本的准备,尽量教育每一个人懂得爱护我们的大自然,这样才能阻止像乱砍滥伐这样的现象,从而防止灾害的发生。第二点,当然有一些特殊的自然灾害是没有办法减少或者阻止的,这就需要我们去应对。人们需对自然灾害有充足的了解,明白自己的居住地容易出现什么样的灾害,并且针对这些灾害做好充分的准备。比如政府可以因地制宜,为容易受灾的地区设计撤离方案。尤其是像中国的一些地区,他们的准备工作在不断地强化。
蒋南青认为,世界上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地区都已经深刻意识到了气候变化的严峻性,更多的人在以积极的态度应对未来:
(从)人类整个社会(来看),大家也是在推动阻止碳排放,所以联合国也是来把升高的温度控制在2度以内。现在人类大家还是挺积极的,因为从一个长时间的、上万年的尺度来说,有些波动,像冰河纪,历史上都经历过,冷啊热啊这些周期的波动。光担忧也没用,采取一些行动才是最好、最积极的。因为毕竟生活在这个地球,就这一个地球。
2010年08月15日08:03 泥炭火灾 [补记] 在泥炭沼上产生的火灾称为泥炭火灾。
在许多地方,夏季里森林发生火灾时就很有可能蔓延到有森林生长的泥炭沼上。然而它们却是潜在的气候炸弹,泥炭沼燃烧时会释放出贮存了若干个地质时代的二氧化碳。土壤在开始燃烧时,会释放出呛人的浓烟,只有在借助推土机时才能终止这一过程。火灾会持续数月或数年,炭的损失量极为庞大。 大气中的含碳量为7500吨,而北极地带的泥炭沼中可能有2500亿~4500亿吨炭,一旦完全释放,会使大气中的炭含量增加50%
新华网莫斯科8月6日电(记者魏大方)俄罗斯官方日前发布的有关森林火情显示,入夏至今,俄全境内过火总面积已超过67万公顷,经济损失逾65亿卢布(1美元约合29.83卢布),火灾造成的死亡人数上升为50人。眼下仍有约589个火点继续燃烧,灾情尚未得到完全控制。 俄罗斯森林火灾形势进入严峻状态是从7月底开始的。此前,媒体已不断报道俄一些州或地区出现森林与泥炭火灾。俄罗斯紧急情况部部长绍伊古7月31日对媒体说,俄全国已有17个地区火灾形势严峻,灾情最严重的是下诺夫哥罗德州。整个火灾面积覆盖俄处于欧洲的大部分地区。 周边的森林火灾让首都莫斯科烟雾弥漫,全城终日充斥着一股焦煳味,连在地铁里也能感受到。而8月3日至4日夜间发生在莫斯科南部的一家炼油厂内的大火,更让莫斯科居民感到不安,因为这意味着火势已迫近市区。 一个灭火志愿组织提供的数据表明,俄全境有大约2700万居民住在极易发生火灾的森林边缘。火灾发生时,很难及时获救。马哈沃耶村村民告诉记者,大火来临后仅仅20分钟,全村几十户人家的住房便成了灰烬。 此外,位于莫斯科州科洛姆纳区的俄联邦海军航空兵仓储基地遭遇火灾,基地总部和13个航空物资库房被烧毁。甚至位于下诺夫哥罗德州萨罗夫市的俄核设施中心也面临火灾威胁,现该中心已收到转移部分物资的命令。 俄总统梅德韦杰夫对火灾高度关注。因工作不力,连同海军后勤基地主要负责人在内的一批海军高层军官被免职。 分析人士说,俄罗斯发生森林火灾虽是常事,但成因复杂。 在森林内沼泽地区,由于日积月累,深达几米的植物腐蚀物形成的泥炭极易起火。此次森林火灾发生后,据俄消防人员说,森林里的泥炭其实已燃烧了近20年。正是今年入夏以来连续不断的高温干旱天气点燃了暗火,火苗快速达到林边的村庄和穿过森林的公路两旁。 据当地专家和媒体分析,此次发生大范围森林火灾的原因较之以往复杂得多,高温干旱是原因之一。 据俄罗斯“自由”广播电台援引俄林业部门的说法,森林火灾问题还出在汇报情况上。因为怕“丢官”,一些地方政府官员不愿如实向上级紧急情况部门汇报火灾情况,而寄希望于自己处理火灾,因此记录火灾发生的数字往往也被压低。结果是,地方政府根本无力独立熄灭火灾,最终酿成大面积灾情。 能否及时处理危机是考验一个政府运作机制效率的关键。由于俄罗斯目前没有一个负责处理自然灾害事宜的专门机构,处理森林火灾的重任现在几乎全落到了紧急情况部头上。 记者5日在新闻发布会上得知,截至目前,仅莫斯科州就总共投入消防人员3700人,各种机械1200台,资金投入总额3800万卢布。现在,莫斯科市区距离最近的起火点仅有70公里,如何保障莫斯科周边重要设施与居民的安全,仍令人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