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培训反思

写作者:烟花三月下扬州     日记本: 岁月的痕迹

日期:2010年07月23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564

   我不知道全国其它城市怎么样,反正我们这儿正在如火如荼地搞,搞什么呢,教师暑期集中培训。
   本来暑假里有了许多的安排,平时忽略了孩子怠慢了父母一心扑在教学上,正想着假期里陪孩子玩玩,回家看看父母,如此二十天一来,一切都要往后拖一拖。孩子只能电脑电视为伴,父母还是那句话:忙吧,忙正事要紧。想想拿着国家的阳光工资,应该积极响应组织的安排,何况,要考试的,而且是闭卷!要点名的,都和百分之三十挂钩!这百分之三十就像挂在脖子上的饼,常常被拿来说事,说多了,有点像狼来了的故事,大家都笑着不以为然。不过,教师都是循规蹈矩的人,本着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实际教学水平的目的,酷暑算什么!孩子父母一辈子,都指望着自己爱岗敬业维护的饭碗呢!
   接受第一轮培训的是学校的中层干部和学科组长。他们带着任务聆听教育局委派的专家 的讲座,随后再来培训一线教师。
   我们不能怀疑专家的满腹经纶,但大学的教授于中学的实际到底了解多少?所谓的名师又有多少还在一线耕耘?从年年高考试卷引起的非议就可见一斑。他们在台上高谈阔论,我们形象地称自己为二道贩子的中层和组长又能抓住多少精华?二天的精华要兑多少水才能完成六天的培训?说得好,要理论联系实际,做学问如此速成,到底叫我们潜心钻研还是做快餐理论?
   说实话,这培训有点像皇帝的新装,所有人都怨声载道,都应付了事,就没有人像孩子一样口无遮拦地说出来。真相永远被掩盖在谎言之下,这就是中国教育的悲哀。
   说实话,就是一天也不集中,我们也没有忘记充电和备课,因为学生都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都是每个家庭的希望,我们从来也不敢松懈过,每个教师都希望在现行的教育制度下跳好乐教好学的舞蹈,有这样毫无效率的培训还不如张弛有度地自我学习和放松。
   说实话,我逃了一天的培训,去听赵丽宏的关于阅读回忆和思考的讲座,票是免费领取的,讲座设在二附礼堂,偌大的礼堂座无虚席,赵丽宏老师没用投影也没有讲稿,他的声音很低沉,可是下面鸦雀无声,我看到前面座位上有白发苍苍的老者,有大中小学生,他们都翘首静听赵丽宏的读书经历写作和思考的历程,讲座完了还有和读者的互动,老者关心巴金和关于文革博物馆的提案,青年人请教如何在喧嚣在守住读书的静默,气氛热烈而和谐,我想起我们的培训,上面索然无味的讲课,下面毫无顾忌的喧哗,真是天壤之别。究其原因,来听赵丽宏老师讲座的都是自觉自愿,是对知识学问的崇敬,是对作家人格的钦慕,而参加培训的老师是被动的,没有选择的;其二赵丽宏的讲座是人生的总结和思考,听众或感同身受或对那个时代有了感性的认识,总是收获颇丰,培训的内容大部分无非老调重弹,理论没有实践补充,干巴巴味同嚼蜡,偶尔有些见解可能比较新鲜,也被淹没在恹恹欲睡的厌烦情绪中。
   教师爱*基本功*教科研=名教师。教育本身就是诗篇。写好她,需要积累,需要 凝练,需要迸发。那是用人世间最纯真的情,最深切的情,最炽烈的情——那是一团扑不灭的火,去撰写,去抒发,去赞
  颂。在诗的律动里,施教者让受教者与真牵手,与善牵手,与美牵手,与民族的未来牵手,与自己的幸福牵手。教师的神圣正在于诗意的引领——
  
   说实话,唯一的好处是学校提供的午餐,可以免去酷暑做饭的烦恼。
  

完成时间:2010.07.23 16:13:53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10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