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血葬的旗帜--小忆《实尾岛》二三事

写作者:风清扬紫     日记本: 人生若只如初见

日期:2010年07月10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437

   很难归类这类电影的属性,尤其是对于这样一个过往且真实存在的封存回忆的重新唤醒,除了那些居高临下的傲然姿态,一切踡旋的阴影卑微总是显得那么的微茫渺小。
  
  电影史里从不缺乏赞美国家和英雄的题材,看惯了所谓的鲜花掌声,我们却永远不知在这些战争中究竟有多少有名的、无名的、牺牲的、伤残的人就这样前赴后继,默默的合眼别离.记得有人曾说:“什么是真正的英雄?面对危难与挫折中可以忘我的人都是英雄。”如果说在那个被政治口号和英雄主义所渲染的时代,盲目的跟风追求是一种无妄的冲动的话。那么当和平的帷幕重新将历史卷盖,在经历一个世纪轮回的翻转后,这片已经没有硝烟和军统,被大片的玻璃,钢筋混泥土所围构的世界中,真实的数字永远也只是苍白的墨迹。
  
  这是因为他们所处的位置注定了他们的名字如烛火般那样的闪烁燃败于时间的一念之间。
  
  电影《实尾岛》让我想起《冲锋号》中谷子地的找寻,在我看来,这不仅是自我心灵的苦难救赎,更多的是那隐藏在内心里不言而喻的割舍:一种凌驾于国家的使命之上的一种崇高的军礼情怀。虽然现在我尚且不知道什么才是符合作为一名纯粹的军人真正价值标准,但是,我清楚;当一个好兵至少要不辱他的使命,那是军人赐予他的风骨。
  
   当然,任何时候的欲望横流决定了我们的思维行动,接上面所述的英雄定义,任何一个人都应该有成为英雄的机会,对于军人,我想它应该是唱给生命的赞歌。在片尾,导演逐步将镜头拉近,努力营造出一种诀别的场景,让我们认清了现实的面目通常是残酷的冷静。当平民下车,剩下的负伤战士高吭歌曲,血写姓名后引爆公交车时,悲壮到令人发指的爱国情怀就这样弥漫在我的心里,正如JOE长官歇斯底里的奔跑和怒吼,油然而生的情怀是那些被政府扭曲事实委派而来的官兵兄弟所不能了解的,是那些在公车上可以称之为自己同胞的乘客所无法体会的。
  
  导演是个很好的角色,如同写小说的作家,可以随心去刻画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哪怕是一些无法存在于特定年代的鲜活事例,在低哑交响乐中,最后一排字幕映入眼帘:为了那些冒着死亡的危险而听从国家的号召的士兵们,还有那31个被分离的国家遗弃的训练者,那些在死去的地方寻找身份的人,我们献出这部电影。可以定位于导演对这段尘封历史的思考和在回忆挖掘中的感悟
  
   导演同时也有悲哀的一面,哪怕是再正确再被观众认同的的意识形态也同样带有主观的片面性,如果只是将历史还原陈述,那么剩下的也只有以史为鉴,倘若字幕中第三个“国家”翻译为政府,我想那更应该是一种没有偏见的鄙视,毕竟政府不等同于国家,政治不等同于责任。
  
   其中该片中有两段旁白:
  国防部长决定铲除这支秘密部队时,他说到:“士兵的最高义务不就是服从命令?
  
   队长(该秘密部队总长官):“哪里发的命令?”
  
   国防部长:“这是国家的命令。”
  
   队长从沙发上一跃而起,义正言辞:“是国家中央么?”
  
   国防部长掏出枪怒对队长,射穿对面一扇玻璃:“那些当权者的决定然后下达命令,那些就是国家的命令。”
  
   队长:“我无法亲手杀死我带出的那些孩子。”
  
   国防部长:“如果你不这样做,死的就是你们全部。”
   . . . . . .
  
  
  政府下决心清除这支新组建的秘密部队,这消息竟不胫而走,秘密部队已经获悉情况,先发制人,在深夜决定对他们的教官展开疯狂的报复,当一名官兵最后攻入队长长官办公室,看见他正静默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愤怒的684新兵:你尽管派遣我们。
  
  一脸严肃镇静的队长长官:“我的任务是杀了你们而不是派遣你们。”
  
  新兵:“你的任务是是派遣我们去平壤。”
  
  队长:“我的任务不只是让684成为最好的部队,也是响应国家的号召,国家命令我除去684部队,现在我的任务是杀掉你们。”
  
  新兵:“你们能完全的了解,为什么不让我再外面听?知道这会发生的!”
  
  队长依旧肃穆,却低头,新兵愈发激昂:“现在你们的下属都得死。”
  
  队长:“作为一个士兵,他们能带着命令而死,但是我的责任心不会让我破坏我对你们许下的诺言。”
  
  新兵怒吼,开枪朝队长四周扫射:“那是懦夫的借口!”
  
  队长:“是的,所以我让我的下属选择,我是一个无能的懦夫,离开之前,开枪打我,或者我没有选择的杀了你们。”
  
  新兵含泪别头,就在此时队长突然拔出枪,开枪自杀......
  
  这些镜头突然让我想起村上春树的《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很喜欢这个名字,世界的尽头无妄是那善恶两级的极轴,纵使彼岸的美好也终究是跋涉千里追寻的一场梦,当梦想实现抑或破裂的时候,你早已不是自己,真正回归内心的风暴缘自那场冷静而又贪婪排他的选择,当你悲哀的深入其中妄图获悉一切,其实你早已失去自我,这一选择终究注定你步入无边的涯。
  
  所以,当我们没有所谓的民族狭隘性,真正抛开所有的政治英雄主义,用心去体会这一痛楚时,我们会发现这只是一种我们现在无法企及的高度,在他们眼里国家应该在每个人心中最柔软的部位,我们应该敬畏这些人,当他们似乎绝望地说记不住国歌时,我愿意在心底与他们一起默唱“士兵们的尸体被鲜血染红的旗帜包裹着在身体坚硬冷掉之前,鲜血染红了旗帜,高举血红的旗帜,在她之下,做个庄重的宣誓,懦夫可以离开,如果他们想走,我们愿意留下保护我们的旗帜......
  
  
   附:真实的实尾岛事件
   1968年1月发生震惊全球的青瓦台袭击事件,当时北韩派遣特战敢死队三十一人,穿越军事分界线,以南韩野战部队伪装,进入汉城市北岳山路,但被南韩警员盘问,双方开火,也使北韩摘取南韩总统项上人头的计划失败。
  
   南韩当局为报一箭之仇,同年四月在仁川外海无人荒岛--实尾岛建立秘密基地,招募包括死囚在内的各路好汉,成立六八四部队,打算以牙还牙,但1970年代初期,南韩与北韩互派密使,谋求和解交流,致使实尾岛工作人员,沦为失去利用价值的烫手山芋。
  
   实尾岛六八四部队由于面临“将全队格杀、就地灭口”的窘迫情况,在1971年8月23日决定杀出重围,前往青瓦台讨回公道,却在汉城外围的大方洞地区遭南韩军方围剿,众人最后在公车上引爆自尽,结束三年的悲剧生涯。南韩当局为淡化事件,在案发两天后撤换国防长官,1972年3月10日则枪决四名受伤生擒的实尾岛工作人员,企图让事件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如今随着电影的推出,实尾岛六八四部队是死囚叛徒,还是国家英雄,将获得不同层面解读。
  
  

完成时间:2010.07.10 15:40:54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8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