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错过《云南的响声》时想到的

写作者:妙逸     日记本: 等到拈花微笑

日期:2010年06月30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364

   此刻的湖南大剧院,杨丽萍和她的演员们大概正接受观众们热烈的掌声,一次又一次出来谢幕,然后接受不断找到后台来的签名请求?然后在某个时刻离开这里,去到另一个地方去“播种下‘灵’”?
  
   此刻,我只能在电脑前敲击想像这一幕,自己导演。
  
   明天“七一”,今天学校组织党员活动,去一个叫“五福山庄”的地方。路上同事想不起是哪“五福”,我一边告诉她是“福禄寿喜财”,一边瞟着窗外一抹抹飞过的绿。一边摁手机信息,回复昨晚没来得及接听的来自S的三个电话和短信。文字间,她仍热抑制不住昨晚看《云南的响声》时的激动,怂恿我带儿子去。今天是在长的最后一晚。我只冲动了片刻,立刻知道这是必然错过的美丽。现实生活的羁绊,那些琐碎的理由在艺术跟前不值一提,但是是最真实的存在,是去追求那些“形而上”的小小阻碍。退休多年的老书记今天见到我说,似乎仍然没有成熟什么。我笑着辩解,不过是激情仍在,其实心理还是成熟好多了~~~~~~~ 是成熟好多了——如果适时适事地退让和放弃一些选择算是标志的话。
  
   知道自己必然会错过这场其实无比向往的盛宴后,居然不像平常一般感慨、觉得委屈。习惯了。而且,生活中有许多人和事,说不定错过反而更好。辩证。
  
   最后一次去听类似的音乐会、看类似的表演,想不起是在多久以前。而这,原本是一个少女对生活美好的理想之一:经常有这些关乎心灵的奢侈的消费——哦,说消费也许有些玷污了艺术,但本着一颗求美向上的心却真的是真诚的。还想象和爱人在这样的地方约会——就算结婚了多年,也假装初初相遇。
   高雅,浪漫。独独不关乎人间烟火。
   与金钱和时间也许也没有太多关系,毕竟任何事,只要下了决心,去赴一场这样的约会也不是那样遥不可及。
   只是心境。可以不再固执地坚持一些事的心境。他们说,这就是好孩子,不任性,懂事。而生活也确乎需要这样,才不至于棱角分明地刺伤人,而是圆润流畅地一天天继续。
  
   “政治是妥协的艺术”,“女人天生就是政治家”。不记得这些话都是谁说的,此刻却一同蹦在脑海里。仿佛要为以上文字作个注解。而我无法隐瞒的,是已悄然流下的泪。
  
   逼着自己坐下来打开那本领导规定的必读而且还要写读后感的书,早已有同事向我抱怨此书因为印刷的字体太小,眼都看花。而且似乎对其中的文字诸多不满。我努力让自己抛弃这些已有的“成见”,尝试着静心阅读。当然比不上我心目中仰慕的那些人的字,但总算不是看不下去。翻过数十页,估计要生就一篇能对付的读后感便搁下,就跑到这里来,《响声》是赶不及了,敲敲字,慰劳一下自己。仅此而已。只可以仅此而已。
  
   妈妈跑来提醒我时间。明天一大早要先送她去查病。然后赶回学校上课。下午是期末的模拟考,晚上要赶着看出试卷来,后天要写给家长的最后一封信……
  
   回看一股脑儿敲下的字,忽然很满意——你看,错过了《云南的响声》,我在另一个地方找到舞蹈的快意。此刻如果有音乐,我会学着她的招牌动作,双手从身体两侧往后插下去,一边全身都有节奏地一段段扭动,像拔节的树。
  
   什么是灵性——它终归是来自大地的,就像烧的柴火中飘逸出来的烟火味,踏实中有亲切,但是你可以看到,那烟,舞得自在轻盈。
  
  

完成时间:2010.06.30 22:50:16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12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