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学习日记(九十五)

写作者:胡杨蝶     日记本: 胡杨蝶

日期:2010年06月11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351

  2010年6月11日 星期五 晴
  
  刚写完一篇日记,但意犹未尽,于是再写一篇吧!
  今晚室内较前几天凉爽多了,前提是窗户开着,门开着,对面寝室也须如此,才能南北通风,还好,我们心照不宣。现在正享受着这股可以欣慰的凉风。
  今天上午听长春市南关区教师进修学校数学教研员李博的报告《小学数学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因为中途有点特殊的事情,所以只听了前半部分,非常遗憾。但正是那半部分,深深感动了我。也许我本身是一个愿意感动的人。但正如我的一位同学所说:“一个人的感动是因为你真正的与其感同身受了,你们的心灵在那一刻共振了。”
  李老师在课上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她去某校听一、二年级的课,但那一天不是这个年段开课的时间,于是校长按排李老师听一位三年级老师的课。这位老师有些不情愿,但又不能不服从领导的命令。导入时,因为生气,怨气四射,弄得李老师还很内疚。但只那么三四分钟的时间,这位老师突然意识到了什么,转变了态度。带领学生进入一种新的状态,成功地完成了这节课。课后,李老师问及那位老师,“上课开始有点生气,怎么那么快就改变了态度呀?”这位老师说:“我最烦校长不管你如何,就强加这样那样的任务了,所以我生气。但后来我一想,我有劲和校长使去,凭什么和学生撒气呀!”就这样一句话,我们看到了什么?不在一线的教师,不当班主任的教师,很难体会到的感情。我们不去想这位老师该不该对接受任务的怨言,我们只看这位老师在课堂中心态的转变。这不是每一个老师都能做到的。如果不是源于对学生的爱,不是对学生以负责的态度,教师的气能一下子像爆了的汽球一样吗?
  教师的气不仅指的是生气的气,更是指气量的气。在这种气量中,与学生走进一种良好的学习状态中去。在课堂上获得一种学习、点拔的快乐,课后,所有的气也都没了。或者还会反思自己刚才的冲动,或许还感谢这样的机会,又一次挑战了自我。
  由此,我又想到,前段时间和同学在一起讨论这样一个话题,为什么一位教师在一线时心中也常有不平,渴望领导的尊重、理解和赏识,可一旦当上了领导,他们思考问题的角度便迅速上升到了一个高度呢,在他们眼中,服从就是天职,制度就是硬道理,所有条条文文都似乎成了古代的金科玉律呢?教师渴望什么,教师不想学校无组织无纪律,教师最渴望的是一个学校对其人性的关怀,人格的尊重,教师的气也仅此是一种发泄而矣。领导用你的气度容下所有的老师,用老师欣赏学生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教师,我相信,教师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去对待工作,使之得到最优化的工作效率。
  

完成时间:2010.06.11 22:40:52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11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