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9日 星期三 晴
今晨,四点多醒来,躺在床上看书,待五点半去锻炼,然五点半到体育场,大多数人已散去。整个跑道已有四分之三沐浴在阳光的抚照中。此一时,彼一时呀,近段时间气温太高,连早晨的阳光都受了骄阳的蛊惑。看来,晨练的时间应该再早一些了。
本以为跑步的时候,头脑更应该清静一些,却发现,就在这宁静的早晨,无人打扰之下,思路尤为开阔。一路走来,跑去,大脑一直在不停地旋转着,想了很多,但心不乱。所以说,早晨,是一个极好的思考时间。
我想到,今早写下的这篇日记是第九十一篇了,预计写完一百篇就要停笔的。因为师大学习也即将结束,所以,想记录下最想说的,最珍贵的文字,但是,我对日记的情感,就如对朋友一般,无话不说,想到哪里说到哪里。自己都已经感觉到磨叨了。前段时间,同学建议我把每篇日记都加个题目,这样中心能突出一些。然回顾了数篇,我发现我写的每篇文字是非常散乱的,很能聚到一个中心点上。我反思,这有一利也有一弊,利在于,我的日记很随意,不为写作而写,只为心动,思索而写。但弊要大一些,因为重点不突出,这儿记点,那儿记点,是会让人感觉杂乱无章的,这样写东西,也不利于我对问题中心的把握能力,更不利于写作的提高。但事已至此,我还是顺其心意而写吧!
又想到,与朋友聊天时,一位朋友感慨,自己与他人的差距太大,问其在哪里,不过是人家有了车,有了楼,家庭条件也优越。我没有持反对意见,因为感觉她的这份感慨不过是一时罢了,未必是内心真实的初衷。物质生活的迥异,不是衡量人与人之间的真正的差距。我们都是生活在同一层面的人群,谈不到贫富差距这个层面。一个人应该从三方面来自问:你幸福吗?你充实吗?你快乐吗?从家庭、工作及与他人关系的角度来看待自己与他人的差距,这才是我认为的依据。有的人懂得谦让,懂得关怀,懂得感恩,所以拥有了幸福的家庭和宝贵的情谊;有的人认真勤勉,踏实肯干,取得了工作上的自我认同。因此,他们幸福、充实、快乐。他们也活得阳光。这才是评价人和人之间的差距。但这份差距没有客观的条件,全由心起。我想,这些人的心态都可以调解,这些人的认识也可以改变。只要他们生活在一个向上的集体,积极的环境中,足可以拥有健康的心态。然而,这样的集体与环境又太难拥有了,那么,我建议就接触那些阳光、乐观的朋友,再加上多读书,自我调解,生活将以一种美好的姿态迎接崭新的你。
今日还是记录一段魏先生的文字:“评论别人用了太多的时间,以至于忙得没有时间想一想,自己怎样做才能治愈懒病。”以他人,他事为镜,能够折射出自身的问题,进行反思,是可以提高自己的。但切莫要遇事,见事,首先替他人反思,思他人之过,他人不足,为何不想一想他人之长处呢?不是什么样的反思都好。“思他人要少,思自己要多”这样的反思好一些。这样,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人也能感受到万事万物的美好,自己进步得也快。正如魏先生说的那句广为流传和被人称赞之句:“处天外遥望地球很小,居体内细察心域极宽。”作人,应该随时更换角度,即要懂得谦卑,又要自信自身能力的无穷。当你能拿得起放得下,看得开想得明白的时候,便是人生最好的境界了。
早晨之言,记录如上。愿闷热的今天,我们都能拥有一个“莫管灸阳高照,只寻享清风一缕”的清凉胜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