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26日 星期三 晴
一夜无梦,但睡得仍是很疲惫。昨日上完课,去街里购物,大兜小袋拎得满手及至晚间近八点才到学校,休息一会儿,又去吃饭,饭后同学来看我们。聊到洗漱的时间,快速洗毕,但一点力气也没有了,即使平时颇愿敲打字,但我也很无奈地对自己说,今天的日记,明天写吧。
今早,从亮黄色的窗帘就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明媚的日子。几日晨练加之昨天的劳累,让我的身体像滩烂泥般。然而,不知是平日里室友对我说,“你是一个做什么事都能坚持到底的人。”这种评价的作用,还是我自身就想克服一种惰性,我还是很痛快地起来了。起来的思想有斗争,但一旦当你走到室外,晨的清爽真得会愉悦身心。也许是天气的原因,今天晨练的人特别多。我跑了两圈之后,就累得上气不接下气,刚停下来,慢走几步,一位六十多岁的大娘就从我身边快速走过,她的走似是跑,身轻如燕,我想这也是她长期锻炼的结果。
虽说是昨天的日记,今天记,缺少了及时性,但是却可以足够的深刻。买回的东西多,让人很是感慨。室友帮我拎着三袋并成两大袋的药,还有我们几件衣物。我只拎了买药赠送的两袋面,一袋十斤。“路远无轻担”,没走太远就到站点了,但还是给我累得不成样子,浑身没有一个地方不疼的,特别是颈椎被这二十斤的重量牵扯得又犯病了。看着给老人买的两大袋药(近八百元),心里真得很不是滋味,父母都还不到六十岁,可是,却与药相伴。虽没有什么大病,可是是药三分毒呀,小病常有,小药常吃,这身体又怎么能好呢?然而,这些小病小疼,不在我们身上,我们哪里能懂。越发地感觉,人生在世,身体是第一。我的父亲年轻之时,干了太多体力活,很多都是超负荷的,否则,那么强壮的他,不会这么早就驼着背,猫着腰,原来一米七二的个头现在只有一米六几。想到这些,心里很不是滋味。
长春的药价更是超贵,我在东丰买的一盒25元钱的药,在长春声誉最好的药店里竟贵了十四元四角。即使美其名曰有地区差,但是差得也太多了吧。长春的经济比我农村好一些,但是,据我观察,还是穷人要多一些的。这药如此贵,我想吃药都是吃不起的,更何况看病了。忽然想起前段日子在车站遇到的一件事。一位六十多岁的大娘,坐在就餐的小隔间里等待去吃饭的旅客,吃他们的残羹剩菜。当老人迅速地拿起别人刚刚放下的盒饭之时,那一瞬间的酸楚,会让你想到电视中,逃荒的难民。饥不择食的样子,会让你联想,她是被儿女抛弃,还是家庭贫困。年龄大了,让人怜悯,可是年龄尚小,正是上学年龄的孩子们呢,双双跪在大街上,乞求过往行人,伸出援助之手。还有一些残疾的人,不管严寒酷暑,以不同的姿态出现在人群之中。哪里热闹,哪里可以看到他们。这些画面,经常在我的头脑中,回放。气愤中有怜悯,同情之中又有感叹。这群人,弯曲的了自己的双膝,低下了自己的头颅。要的是什么呢?然而,太多的这种现象,却已经麻木了心太软的好心人。从他们不屑的眼光,视而不见的冷酷之中,我们还是会不禁要问,哪些是真正的可怜人,真正的可怜人,会以这样的方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吗?为什么,人们的生活水平普便提高了,可是弯下腰坐事的人还是这么多呢?滚滚生活大洪流,将掩埋什么,将推动什么,展现在我们的眼前的,为何是两种不同方向的人,在迅速地前进和倒退呢?
尽管没有能力去解决,我所看到的不正常现象,但还是愿意写下来,去见证昨天和今天的故事,真与假,好与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