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21日 星期五 晴
又是一个晴朗的天,早上五点睁开眼睛,刺目的光就从窗帘的缝隙中直射进来,让人心里透亮得欢喜,尤其是在这个百花竞放的初夏。一切都显得有生机,有色彩,有活力……
晨看书,悟出这样一个道理:人站在的高度不同,他看到的也不同。却不能以站的高底论人的浮浅和深刻。有这样的感慨皆是因为,自己总感觉在成长的道路上,心态越来越好,看事物也越来越来宽,于是,更有了一种追求向上的精神和奔头。然而,当我摒弃了原有的狭隘之后,以为那都是鼠目寸光,但我错了,很多心态和想法都是人们的正常想法。只是自己由于获得了某种动力、身边人的感染或是书籍对我心灵的熏陶,使我能够以新的高度和新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了,这的确是一种进步,但却绝不可以否定过去。我发现在生活和工作中,有一些貌似进步的人,由于他身处的特殊岗位,使得他的确见识广,思路宽,接触多,在事情的处理上能够大胸怀,大眼界,大笔头。然而,不利的是,他对低于他的一些人的想法非常不理解。以一种不屑的眼光和心理去看待他们。他忘了曾经他也有过类似的想法,他忘了做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感同身受。所以,为人处事时,容易让人觉得他高高在上,不通情理,假装正义,高姿态。因此,我认为:曾经类似的经历,便是开展好工作和进行沟通的最好途径。人有高低,但无所谓深刻与浮浅。人都是在改变的,不要以你今日比人的昨日。要想着你的昨日还远远想不到人家今日之思想呢。
我们的学生工作也应该如此的。不要一眼说看透一个学生,不要一句话彻底否定一个学生。要知道,人的潜能是博大的,我们现在开发出来的还远远不够,相较人的大脑潜能而言,是微乎其微的。要有耐心,要有信心,要有爱心,更要有恒心地去坚信每个孩子都是最棒的。无法从内心深深地去爱孩子,我们终究是要存在偏见的,要存在不公平的。如果因此而伤害到了少数孩子,那我们当教师的岂不是没有教书育人,反而坑人害人了吗?教育上的事无法将功补过,能做就做一点善的,做到一点积极的。
有位朋友曾经问过我,人总是说的比唱的还好听呢,但却远远没有做得到。我也一直谨告自己,行胜于言这样的工作态度。但从另一个角度我们去分析。所谓说的,实际也是心里有的,心里没有能说出来吗。而这心里有的,嘴上说出来的,思想上认可的,就是我们个人的理念,是做人的,还是处事,或是教学的。理念,是我们行动的基础和方向,有了它,才能指引我们大踏步往前走。但是理念可以改变,它也不是一层不变的,它是随着个人的成长不断更新的。至于我们在实践中是否能做到言如行,行如言,我也认为这要靠个人的努力,事情没有十全十美的,但却有越办越好的。正如那句话: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体现的就是人在追求完美,追求卓越这样一个积极的精神状态。
这是晨的感触,心中的想法如一的记录下来,让我的心更加明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