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学习日记(六十五)

写作者:胡杨蝶     日记本: 胡杨蝶

日期:2010年05月11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394

  2010年5月11日 星期二 雨
  吃过晚饭,去书店。从书架上拿过《我就是数学》,恰好,有一个空闲的位置,拿出学习笔记本和笔,美美地坐下,开始阅读。真得很喜欢这个幽雅的小书店,缓缓音乐传入耳际。看着心怡的书,不自觉中,时间就悄悄在你身边走过。这种忘我的境界,似乎只有在沉醉于书海中才可以寻觅。真的希望,所有的人都能体会到阅读带来的神奇和美妙。
  未来这里学习之前,我畏惧数学,不仅是数学中的一些难题,会让我无地自容,还有的就是数学课的教学,让我一筹莫展。然而,当我上了孔老师的课,以及在书店阅读了一些有关数学的书籍,使我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孔老师对数学理论的讲解,让我感受到了数学本身的魅力,数学思维的培养对于一个人的发展的重要作用,这不禁增加了我做为一名教师的教学责任感。既然我是一名小学班主任,既然我担任着数学学科的教学,我就应该走近它,了解它,亲近它。一个不热爱数学的教师,他又如何引导他的学生去热爱数学呢。“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的作用不仅是一种引领,还要参与,和他们共同学习,共同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
  想到白日里的一个故事,很有意思,引来与大家分享:“一位著名的昆虫学家和他的一位商人朋友在野地散步。昆虫学家忽尔止步,走向附近树林里去,似在寻找一件东西;但他的朋友不知他在寻找何物。不久,昆虫学家找到一只蟋蟀似的小虫,给他的朋友看,并说,他听见那虫的鸣声,所以止步去找。他的朋友觉得十分希奇.那虫声音微不可言,他丝毫也听不见,昆虫学家竟听得见。不久,他们离开野地,走在热闹马路旁的行人道上。那位商人亦忽尔止步,弯身拾起一个五分的银币。昆虫学家却一直走去,丝毫也未听见那银币落地之声。”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人的心在哪里,他的智慧就在哪里。
  此外,通过阅读书中的一些精彩案例。你不得不被数学课堂上学生们飞扬的智慧火花所感染,这火花,没有老师的精心设计是万万不能磨燃出来的。作为一个阅读者,都情不自禁喊妙呢,何况课堂上正在进行的师生呢!于是,我也向往着,有朝一日,带领着我的学生们在数学课堂上体验数学思想、数学智慧、数学情趣的精致。
  华老师在“手指上的智慧”一文介绍,一位老师在讲解“有余数除法”的导言中,带领学生玩猜手指头的游戏。从“1——10”命名十个手指,然后让学生任意说出一个数,教师都能指出在是哪个指头,学生兴趣盎然。借着这个时间,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多么巧妙的导入设计呀,玩中学,学中玩。不仅拉近了师生的距离,树立了学生对教师的敬佩,更为重要的是与本课内容紧密联系。现时的很多课堂导语,差就差在,只注重了吸引,而忘了务本求实。
  再一例,施银燕老师执教“中括号”,在我们看来,不就一个括号吗,两三句话就能把作用、用法点明的知识,有什么可讲的呢?可是,施老师用“18 2 3 6”这几个数字,提出“不改变数字位置,只许添加数学符号。”这样的要求,变成等于18、33、81、1这样的题之后,学生的思维真的就像夜晚的烟花一般,美丽着,变化着,教师只作稍加点拔,学生的思维便在不断地提升着,发散着,前进着,一步步引向了中括号的出现。我更加深刻地体验着《课标》中所说:“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
  今晚,我给儿子和爱人打电话,问他们“18÷2×(3+6)=1”这个算式,什么情况成立。爱人想的是要加中括号,而儿子却说“倒着算”吧。这就是孩子的思维,孩子的智慧。精彩因他们而存在,教师便是点拔智慧和领略精彩的最幸福的人。
  写着,写着,看时间,正好0;00。住笔了,休息了……
  
  
  

完成时间:2010.05.11 00:03:07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9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