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由好友的回复想到的

写作者:绿野琴音     日记本: 简单并快乐着

日期:2010年05月09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422

  补:
  
  一好友看文后如是说:我也看了,不过我觉得很无谓。也就是说牺牲那么多生命是不值得的。历史除了革命还有改良,非得流血则过于激进了。社会进步不只是建立在推翻什么什么之上,而是每个人对自我生命的尊重和尊重他人的生命。你看辛亥革命成功以后变化不大对吧,把将政府赶到了台湾,他也自然会与时俱进,现在还超过了口口声声为了老百姓的大陆。所以我个人觉得,生命是最可贵的,任何宣扬以牺牲他人生命为代价的运动、革命、变革都是应该被唾弃,被大家识破的伪理想。
  
  对于朋友的话,我理解,深知她那份美好与善良,我们当然应该尊重生命,敬畏生命。
  
   这里想再补充一些自已的想法:
  
  是啊,生命是最可贵的,所以一直以来,我不爱看打打杀杀的场面,不爱看战争片,因为流血因为残暴,因为有那么多的人死去。那时的我希望世界大同友爱和平,认为战争是个别人主导的游戏,傻子才卖命。
  
  我想所谓的政党和主义都无非是一种形式,永远没有至上的政党和主义。没有一种政党和主义能说它代表唯一正确的人类终结目的。甚至有时它会成为攻击异已的工具,表现出强烈的排外性。因此最后一句提到:“我想没有什么绝对的主义,革命的终极目的是追求更进步、更文明的社会,正如人类的一切终级信仰就是让人们能过上更美好更幸福更安乐的生活”。
  
  但是,我以为这句话过了,“历史除了革命还有改良,非得流血则过于激进了。任何宣扬以牺牲他人生命为代价的运动、革命、变革都是应该被唾弃,被大家识破的伪理想。”
  
  或者你的意思引用这样一句话来说更贴切全面:“革命、民主、自由、主义、共和、共产、大同……都是曾经被用以呼唤理性、现代性、个性、人性与新的时代,同时也这些词也被用以唤起多数人的暴力,用以巩固权力,用以践踏权利与扭曲人性、创造同质化。”
  
  现在的我相信在特定的历史阶段,没有流血和牺牲的社会进步,那只是种美好的一厢情愿。试问古今中外制度的变更发展,权利的交接,社会的进步,难道会是没有牺牲和流血就能达到的吗?古埃及辉煌的见证——金字塔的建立,那是数以千万计的奴隶用血肉筑成,法老王眼中会通过神庙和墓陵看到那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吗?亦或奴隶们也认同于自已生而为奴的卑贱;封建社会的皇权时代,有皇帝会说众生平等,高高在上的帝星们能与百姓相互尊重,高谈生命的可贵吗?
  
  处于特定社会不同等级序列的人,思想大都侑于那个时代的主导意识形态。一个垄断压迫的时代,当下层人们尚为基本生存苟延残喘,没有机会接受教育,衣不蔽体食不裹腹,如牛劳作地位像狗,他如何知生命的价值,又怎会得到别人的尊重。良臣将相,也不大都是忠字当头,奴性作底,自古以来无数人计,而只要是忠君哪怕是以命愚忠之人,也大都能得到那个社会的认可。想想换作我们,若时命不济,生于那些时代的底层,又怎会产生如此进步的想法,又怎能如此高谈生命的可贵呢?
  
  看过这样一段话,说到我心里:在中国这么漫长的历史岁月里,我们值得骄傲的不仅仅是那些老祖宗的家底,更是自晚清以来为中国明天而不断奋斗的人们。就在不远的年代里,人们感知国家的衰败与无望,人们有着各自臆想的正义与理想。我们已经无法体会到当初那些热情,因为我们失去了那个感知热情的时代环境。尽管每一个人心中都有自己臆想的正义与未来,尽管并非每个人都被时代所青睐,但是他们却代表着进步的可能性。我想,我们今日之所感所知所思所享,无不来自于百年来这些努力去实现臆想中“中国明天”的人们。
   我们可以厌恶革命,可以反对主义,但是对于革命者,对于为主义而赴死的人,甚至被主义吞噬的人们,我心怀尊重。找不到一个社会的普世价值不可怕,可怕连寻找价值的人都没有,可怕的是我们连探讨它的空间都没有,更可怕的是我们没有探讨它的兴趣。
   革命成功了,民主不一定会来。 一个党成功了,民主不一定会来。一个主义成功了,民主不一定会来。 千千万万人死去,民主不一定会来。甚至我们知道,民主只是个孩子,它能被不同主义,不同党派抱来抱去,被打扮成不同摸样。
   但是如果我们失去了对民主的兴趣,我们失去了对进步的相信,我们无法正视在追寻民主与进步中的鲜血、失误、愚蠢、卑劣与其他种种最坏的事情,我们永远不值得去享受它的光明与幸福。
  
  
  

完成时间:2010.05.09 15:27:02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9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