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 犯罪模仿?

写作者:胡杨林边的看客     日记本: 幸福依然在路上

日期:2010年05月05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738

  [美国趣味科学网站5月1日文章]题:中国的袭击儿童事件:是否模仿他人的犯罪?(作者 克拉拉.莫斯科维茨)
  中国近几天内发生了数起暴力袭击学生事件。相似的犯罪手段如此密集地出现,这不大可能是巧合。犯罪学家指出,有些犯罪似乎会传染。
  巴尔的摩大学犯罪学家杰弗里.伊恩.罗斯说:“的确会出现模仿他人的犯罪。当下正在发生的事件具有暗示的力量。对于有某种挫折感或者是想要算什么帐的人来说,当他们听说别的地方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会让他们变得大胆。”
  一、媒体作用引争议
  关于中国这几名实施犯罪活动的男子的犯罪动机,特别是成年人何以对儿童痛下杀手,虽然目前尚没有具体信息,但这些犯罪活动看起来似乎确属于同一类型。在这几起事件中,都是一名男子闯入小学或幼儿园,开始攻击学生。
  虽然新闻报道和公众对犯罪活动的讨论有时会促使某些人实施类似的行动,不过研究表明,这样的人即便不采用此类犯罪活动,也很有可能实施其他类型的犯罪。
  佛罗里达中部大学的教授雷.苏雷特说:“一旦出现了一个心理失常或犯罪决心已定的作乱者,这个人可能无论如何都要做点坏事。媒体的关注所起到的作用是,它让犯罪活动的形式变得清晰。一个以闯入小学行凶的人心理扭曲的程度可能足以让他即使不这么做,也会做出别的什么事情。”
  苏雷特说,媒体的作用并没有起到触发犯罪活动的作用,而是更有可能扮演着“方向舵”的角色,引导某些人选择某种特定的犯罪活动。不过在有些情况下,第一起犯罪可能会促使他人模仿,使这些人做出比自己本来想要做的事情更加严重或危害性更大的事情。
  罗斯也认为,新闻报道没有足够大的力量让原本不会发生的犯罪活动最终发生,他说:“它不过是有犯罪想法的人能够接触到的又一个渠道。这也许让他们得知了一个可供选择的犯罪手法。”
  二、模仿心理耐琢磨
  模仿他人的罪犯的动机可能有多种。
  有些罪犯(特别是模仿他人实施令人发指的犯罪活动的罪犯)是因为羡慕第一个实施这类犯罪的人所出的名。
  苏雷特说;“哪怕是被描述成魔鬼,这样的出名对有些人仍然有吸引力。”不过事实上,大多数模仿性犯罪活动都是像盗窃这样的非暴力犯罪。在大多数这类案件中,罪犯利用此前某次犯罪的信息,甚至是从电影或电视的虚构情节中获取的信息来制订自己的犯罪计划。
  苏雷特说;“对于大多数模仿他人的罪犯来说,这样做的目的其实就是降低风险。他们想从媒体一获取的是能降低他们被抓的犯罪手法。”
  在这类案件中,罪犯并不渴望受到关注,反而害怕引起关注。他们希望从以前的罪犯的失手或成功中吸取经验教训,从而帮助自己实施犯罪。其实,模仿性犯罪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模仿,而模仿是人类基本的社会技能之一,客观存在能让我们从他人的反复尝试中获得好处。
  苏雷特说:“我们生来就喜欢模仿,这的确是有进化上的好处。”他说,其他许多动物,如黑猩猩、鹦鹉和海豚也表现出了模仿的能力。
  
  ——摘自2010年5月2日《参考消息》,原题目:校园袭击频发源于“犯罪模仿”?
  

完成时间:2010.05.05 17:06:00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1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