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学习日记(五十四)

写作者:胡杨蝶     日记本: 胡杨蝶

日期:2010年04月26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390

   2010年4月26日 星期一 阴
  
  
  
  上午,上了一节孔老师的“小学数学教学论”。课上,笑声依旧,孔老师以他丰富的理论知识让我的笔尖飞转。虽然买了一本相关的教材,但还是愿意记录着,仿佛这样才会不能遗露。人的习惯一旦养成,便会固执得要命,尽管有时候,明知,全身贯注地听胜过匆匆忙忙地记。
  
  课上,孔老师谈及前几日的教学评估。说到,05——06年那几届的东师小教专业的学子,他们因为有一半是中等师范保送上来的学生,有了深厚的基本功训练,因此,他们在投身到工位岗位上,非常出色。然而,现在的小教专业学生,他们都是从高中直接考入的免费生,他们的教师基本功在哪里培养呢?虽然,他们会经历四年系统的理论学习,然而,将来深入到农村基础学校的他们,教师应具备的基本功,他们显然是不过硬的。这段时间与他们共同上课,便发现了,很多学生的普通话太差了,而且在表达上很让人头疼。与他们相比,我曾经的抱怨在此刻,竟然拾起了过往的失落,变成了幸运的回首了。我的四年师范生活,是在苦练基本功中度过的,上学那会儿,感觉自己是太普通了,但毕业之后,我的粉笔字竟也得到了许多人的称赞。而且,我们学校毕业的学子在整个两县一市是起着主力作用的。各个学校对于当时的辽源师范学子是认同的。从中可以看出,我们学校当时对学生的训练是卓有成效的。作为一名九七届学子,我要感谢我的学校。那四年的时光,给我坚硬的翅膀。
  
  下课之后,急忙跑到书店,把昨天看罢剩下的四十多页读完。合上书一刻,心清气爽。回到寝室,也放上一曲,书中多次提到的《K王之歌》,同听一首歌,回味这本《跟孔子学当老师》留给我的精神食粮。如果说是和孔子学当老师,不如说,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汲取营养,丰厚自我这样一个过程。作者对孔子的解读非常个性化,让人读罢,既觉得妙趣横生,更感觉朴实而有深刻的意义。他在其间不乏例举古往今来孔子般的老师,和让人又气又恨又笑的“方鸿渐”式教师的精神世界,使我们在对比中,感悟到教者,首先必须是一个学者,一个有思想,有追求,有使命感的人。全书三卷的题目,“教学,有如柏拉图式的爱情”、“静心感受孔子的教学之恋”、“耕耘自己的《论语》园地”,便让人感觉到作者对孔子及《论语》的解读是生动的、活泼的,有生命的。我们从此书中,不仅得到了他的为师之道,更让人感动的是孔子那份深深地“教学之恋”。作者说,这将是我们每一个热爱这项事业的“终极目标”。而我们确实应该怀着这样一种虔诚之心在自己的岗位上寻求“立命”的根基。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郑金洲推荐此书说:“一直为教育学界未能将孔子‘引见’给今天的教师而遗憾,读罢此书,心愿已了。”而我呢,需要的是真真切切地打开《论语》,用自己的心灵去触摸它,以期寻找和建立属于自己的《论语》园地,我也算不枉读此书了!
  

完成时间:2010.04.26 14:21:15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10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