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学习日记(三十六)

写作者:胡杨蝶     日记本: 胡杨蝶

日期:2010年04月09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421

  2010年4月7日 星期三 晴
  
  每一天看书,每一天上课,只要你认真去听,都能有所收获。书中的文字,无所不在地表达着作者由己及人及物及事的一切真实情感;师言也总在传承着某一学说并带着主观色彩的评价。单从这些,我们便可以依靠着自我固有的认知水准,去鉴赏、理解、分辨着这世间的真实与虚假。有感动,有慨叹,有憎悟,还有很多思考,未来得及与他人分享。
  在家休息的几天,我总自问,来学习,能真正地学到什么?学习已有一月之余,每天在教室间奔跑,记着笔记,写着反思。但你问我现在学到了什么,我竟说不出个一二来。什么也没有学到?我又会摇头。我感受到了,我理解到了,我接触到了,曾经未曾了解的。难道这不也是一种学习吗?忽然想起,今天听《国学基础》一课时,曹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人在世上,结果都一样,但过程却不同。我们在自己的哭声中来到世界,又将在别人的哭声中离开。”一直都很在乎结果,所以,当面对生活的一点挫折时,我就不能左右自己的情绪,更何况是明晃晃的失败了,我更是在自责中难以自拔。每次看电视,我都急于看到结果,很多时候,直奔尾声,似乎才可以长出一口气。因为什么,实际就是没有经营生活的耐性,没有面对生活的大器,没有挑战生活的勇气。怕失败,怕摔倒,怕人笑话,更怕自己瞧不起自己,于是畏手畏脚,生活在自我的空间中,自得其乐着。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人呢?
  “做自己的自我,还是做他人的自我。”我们是如何倾向的呢。很多时候,我们说不在乎别人,但实际,我们随时都在乎着;我们说,为他人而活,可是我却又在努力地体现着自我。这是不是就是精神自由与现实要求的矛盾呢?人的一生都在为追求着精神上的自由而不懈努力着,可是因为个人的价值观如果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可,他人的认可,又觉得是徒然的。于是,我们又在努力为得到外界的证明而不弃不离着。我们在两种追求中奋力前进,只有当你得到你想得到的东西时,你似乎才明白,真正属于自己的原本是什么。可是如果再给你一次重新来过的机会,你还会步入前尘。因为,这就是人,生活中的人,社会中的人。
  “一个人内心充实时,他用不着张牙舞爪。”这是上课时,老师说的一句话。它刻薄地揭露了人的弱点。人只有安静一点,单纯一点,简单一点,宽容一点,沉着一点,才能得到心灵的宁静;人只有谦虚一点,执着一点,认真一点,努力一点,才能得到他人的认可。而这些并不是客观地为了谁,而是一个人主观的需要。那么,这样的人,真的就会收获精神的自由与现实的满意。但还需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灵,能够及时自我调解,能够看淡人生功名利禄,又能坚定人生理想信念。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闲谈这些,只是心中的些许想法,自己还是纸上谈兵。但写一写,似乎自己,真的成了那种精神自由,内心充实的人了。哈哈。人,要对自己好一点,那怕一点点文字上的安慰。
  
  

完成时间:2010.04.09 14:21:33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11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