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学习日记(十七)

写作者:胡杨蝶     日记本: 胡杨蝶

日期:2010年03月18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383

  2010年3月18日 星期四 晴
  昨夜失眠了,早上起来,昏头昏脑。早饭时,我寻思着,用饭量来补充没有休息好而造成的疲惫。结果发现,这真是一个馊主意。本来是迷迷糊糊,这回还加上了一个胃胀。真晕。不过,今天上午的课,听得倒蛮开心的!越来越喜欢这个说话柔声细语的小女子——丁锐老师。
  上次课讲到格拉塞提出的选择理论,认为所有人都有五种基本的需要:生存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权利的需要、自由的需要、娱乐的需要。而学校教育与后四种满足需要息息相关。丁老师就是从“爱与归属的需要”讲起的。我呢,结合老师的讲解,来谈谈自己的体会吧。
  1.爱与归属的需要
  “它是最强烈的内部需要。渴望爱与被爱,渴望归属,渴望有朋友,这些需要几乎和生存的需要一样重要。当我们感觉到不被爱或者孤单的时候,我们会很伤心。”而爱与归属的需要是最重要的需要,因为格拉塞认为亲密的关系是满足其他需要的必要条件。
  成年人,可以回味一下,你成长中所经历的这些学校,哪一所给了你归属的感觉呢?哪所学校,让你在梦中游历,让你无限向往与留恋呢?如果有,那么可以肯定的是,这所学校曾经满足了你“爱与归属”的需要。
  这段时间,我们听课的地点无外乎就是“田家炳学院”、“逸夫院”。下课时,经常到走廊里看看。让我非常感动的是,这所学校的走廊里挂满了建校以来的所有毕业照。从衣着上看,从摄影的效果上看,从照片的背影上看,我们看到了东师这所学校的迅速发展。而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设计实际就是学校满足东师学子一个“爱与归属”的需要。当你的模样出现在你的学校的某个显眼位置时,你是否会有这样一种感觉:这是我的母校;我曾在这里求学;我曾经在这里生活N年。我们的小学,伴随着孩子一生中最美好而且为时最长的时光。但是为什么,小学学校,留给孩子的只是忘却的回忆呢?我认为,孩子年龄尚小,这不是一个理由。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小学学校,在人文关怀上做得不好,并没有给孩子营造出那种充满爱的“家”的氛围。也当然不会有一种归属的感觉。而只是人生的一个驿站罢了。我们的学校可以在这方面做一些尝试。
  2. 权利的需要
  “这是一个最容易被误解的需要,因为权利似乎是一个负面的词语,是要控制他人(power over other people)。”但Glasser 所说的权利是一种个人的权利(personal power),是一种自我价值感,是对自己的成就的认同。他在选择理论(1998)中宣称课堂中95%的行为问题都是因为学生试图实现他们权利的需要。
  依此上理论,我们可以解决课堂出现的众多问题,并以此指导我们教师的言行,该如何捍卫学生的权利,不使他们的权利受到伤害。这是一条重要的指导理论。
  我们的每一名学生都是一个个鲜明的个体。他们都渴望被尊重,被重视。而我们的课堂常出现这样的情况。老师只喜欢那些学习好的学生。他们的眼里只有学习好的学生。即使很多时候,同一个错误发生在不同学生的身上,我们采取解决的方法都不一样。我们的老师从理念上就不公平,何谈学生的尊重及权利的维护呢?只要教师给予每个孩子尊重,并给予他们相同的选择机会,他们的这种权利需要就被满足。那么,在我们的班级里,我们会看到一个个鲜活的个性,他们活泼、个性。他们也会犯错,但他们会用你所给予他们的尊重和权利来相信你,跟随你,崇拜你。
  这两种需要相比较而言,更为重点,所以只介绍这两点吧。
  说一个让我快乐的事,在我来到东师之后,听课最为兴奋的事。
  丁老师上完第一节课之后,大家坐了一个半小时,都很累。这时,她为我们放了一个室内自编操的视频。然后,在前面,带领大家轻松一下。有这样开朗的老师,我们都没有什么约束感。随着舞曲,看着视频,随之运动。哈哈,而我的胃胀也得以解决。
  大学的老师都很尊重学生,学生们可以在课堂吃东西,因为在老师看来,学生饿了,吃就吃呗,总不能饿着肚皮上课吧;学生们可以在课堂上看其他的书,因为你的课他不感兴趣,何必让学生浪费时间呢?但他们对自己要求特别严。昨天在听一门课的时候,一位老师手机忘关了,连忙向大家致谦。我觉得这也是一种对学生的尊重,这也是教师为人师表的一个展现。
  哈哈,说太多了,休息一下吧……
  我们也轻松一下,听首歌吧!
  
  
  
  
  
  

完成时间:2010.03.18 15:34:16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9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