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学习日记(十六)

写作者:胡杨蝶     日记本: 胡杨蝶

日期:2010年03月17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400

  2010年3月17日 星期三 晴
  今天的日记开门见山吧,直接写写我今天学习的收获。
  每次一听到“教育应用文写作”这方面的内容,我都认为离我甚远,而且对之束之高阁,感觉这样的文章,就像人群中的冷面杀手般,不能亲近也。因此,对于这方面的一些相关知识,我真是很浅薄的。但今天王琨老师的课,让我对此学科产生了兴趣,也因为知道一些平时不知道的“常识”性问题,而感到喜悦。
  今天的主要内容是“法定公文的行文关系与规则”。我呢,不一一赘述了,主观地挑一些我认为重点的内容罗列如下:
  1.2000年频布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了现代行政公文的种类有命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共13种。
  2.法定公文的行文关系共有四种: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联合行文。
  3.公文的格式应该分为七大块,按先后顺序是:制发机关、发文字号、公文的标题、主送机关、公文的正文、发文机关的全称、时间。
  这里面有几点值得注意:
  公文的标题必须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机关+内容+文种。(机关不能用简称)
  插入附件,应在正文之下,落款之上。
  公章盖的位置要注意“骑年盖月”,端正,庄重。
  时间要一律用汉字,不能用阿位伯数字。
  “教育应用文写作”这节课,我就介绍这些,以后再待续。接着说说今天的第二个收获吧。上午第二大节课时,我们有幸聆听了北京大学李教授为我们作的报告。(名字没有听清,不能乱写呀)
  李教授为我们细致地解读了《荷马史诗》其中的一部《伊里亚特》的前八行。这节课整体时间安排不敢恭维,效果也不尽理想。但我们听一节课,不是去挑毛病,而是看你能从此课中得到什么,这是最重要的,如果什么也没收获,那是你的失败,也是教师的失败。而我收获颇丰,这说明,课是成功的,我也是成功的。
  课一开始,我们敬听着这位外国文学的博士后,是如何引我们走近《荷马史诗》的。很奇怪的是,他谈论了我们中国的《论语》。他以《论语》在我们古典名著中的位置来形容《荷马史诗》在外国古典名著中的位置。让我这个没有看过此书的人,深感遗憾。接着,他又引用了《论语 学而》中的那句话“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句话,目的是什么呢,教我们学知识的方法。我觉得这是报告中的一个亮点。在导入中,即交待了他所授内容的重要性,也明确了学生学习的方法。这一点很值我们当教师的学习。“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说的应该就是此理。
  其次,李教授在解读文本时,之精,之细令人钦佩。他把这部史诗的不同译本进行比较学习,也为我的学习开启了一扇新奇的大门。因为在比较学习中,我们才能更深刻地抓到文本的重点。同时也激活了我们每个人的问题意识。有问题是好事,这世上没有无源之水呀。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也要着重地培养孩子的这种问题意识。引导他问,给以解答,便产生了问的兴趣;鼓励他问,给以表扬,便产生了问的勇气;顺应他问,给以肯定,但拥有了想问的习惯。
  今天的学习日记,就写到这吧!
  给自己留个小作业:比较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孔子)”、“感性无知性则盲,知性无感则空。(康德)”这两句话,看看有什么收获?
  你也不妨思考呀!
  
  
  
  

完成时间:2010.03.17 22:42:14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10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