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孩子们休息,天气晴朗,我再次建议去领教荡秋千,也给孩子们创造一个放松的机会。
老远就看到一个小朋友在那里荡着,像个小燕子上上下下的飞舞,那么自如,那么轻盈,那么有高度。我急忙来到近前仔细观察她的动作,联想到我在网上看的图片,荡秋千不仅有坐姿还有蹲姿和站姿的,这说明基本要领不仅仅在腿上,一定还有身体其他部分的协调配合。 哦,眼前的小姑娘虽然是坐姿,但她并不是死死的坐在那里。因为臀部和髋关节等都在随着起伏而动,身体和秋千成为有机的一体,所以能够自己给秋千加力、上劲,不断产生动力,越荡越高。
我坐倒小姑娘旁边的秋千扳上实践起来。在腿的前伸后屈时,臀部和髋关节随着前荡后荡的惯性而适当的用点力。。。。。。一会儿,感觉到我的秋千板荡幅在加大,便奇怪的问女儿是不是旁边小女孩给我带动的,女儿笑着否定。说话间越荡越高,已经超过女儿的了,我高兴的欢呼起来:我会了!-----太好了!-----儿子赶紧给我照相。
回来的路上我们边走边聊,今天有这样好的效果,是那个小姑娘的“示范”做得好,还是我自己动了脑筋?显然缺一不可,而前三次的“失败”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失败我更加好奇,在好奇心驱使下,我细心观察,用心琢磨,发现规律,积极实践、掌握技巧,获得成功就属于水到渠成了。
学会了荡秋千使我兴奋,更让我珍惜的还是学练的整个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