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材简析:
《桥》是著名作家谈歌创作的一篇微型小说。文章讲述了黎明时分,暴雨如注,山洪暴发,村党支部书记舍小家顾大家,沉着镇定地指挥一百多号村民顺利通过小木桥,最后自己和儿子却被洪水吞没的感人故事。课文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的描写,塑造了一位不徇私情,先人后己,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老支书。文章在表达上很有特色,不仅大量运用短句子突出当时情况危急,而且通过对洪水的肆虐、人们的表现等间接描写衬托老汉的形象。这是一篇语言学习,情感熏陶都很有价值的课文。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咆哮、狞笑、拥戴、放肆、呻吟、搀扶、祭奠、势不可当、跌跌撞撞”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描写老支书的词句感受他在危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镇定、不徇私情、先人后己的崇高品质。
3、品读课文,了解文章的表达特色,初步懂得通过侧面描写、环境描写衬托主要人物的表达特点。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归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儿,并按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给课文分段。
第二课时:精读课文,感悟老支书在危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无私无畏、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
第三课时:再读课文,初步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并练习写话。
第二课时设计
一、 复习引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读了振憾人心的小说《桥》,并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顺序把课文分成了四大段:突遇山洪、疏导撤离、桥塌殉职、祭奠英灵。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走近这座桥,透过谈歌的文字来看看在这座桥上发生的感人故事。
二、 感受情势危急,初步体会老汉的英雄言行。
1、 生自由朗读一、二段,思考这两部分内容中出现了哪些人物。
2、 师问:这两分内容中出现了哪些人物?(村民、老汉)
师:不,还有一个人物,还有一个面目狰狞、让大家万分恐惧的人物,它就是——洪水。为什么要这样说呢?我们一起来找一找、读一读文中是如何描写它的。
课件出示句子: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师:是的,文章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写出了洪水之大,情势之危急,村民们处境十分危险。那么在如此危急的关头,人们的本能求生欲望自然会表露无疑,看看,课文用了怎样的语句来描写逃生的人们。
课件出示句子:
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
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
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生朗读,在读中感悟人们在面对灾难时的逃生欲望、惊慌失措。
3、小结过渡:是啊,都说“平安是福”、“活着就好”,还有人说“好死还不如赖活着呢”,谁不想活在这个美好的世界上啊?谁想去走那不知道会通向天堂还是地狱的黄泉路呢?谁会不怕死呢?可是,还真有这样的人!——老汉!
4、生自由说说老汉是怎样不怕死的?
生:水已经没腿深了,他最先到达可以逃出生天的木桥前,他却没有独自逃生。
生:村里的党支部书记老汉,自发地组织大家有序地从木桥上经过逃生,让党员走最后,而他自己是党支部书记,肯定是走在最最危险的最最后。
生:…….
描出文中描写老汉的话来读一读。
课件出示: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老汉沙哑地喊庆:“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4、比较人物的言行,体会老汉的英雄气概。
说说用什么词来概括形容(临危不惧、临危不乱、先人后己……)。
三、 学习第三段,情感升华。
1、随课件一起朗读第三段。咱们还用刚才的学习方法,先罗列出文段中有哪些人物形象,再找出描写他们的语言。
2、小结:在这场与洪水的搏斗中,老汉用他的生命换来全村一百多号人的平安,当然,与他一起奔赴黄泉路还有这个被他揪出来排在最后的党员小伙子,这个在最后关头推老汉一把让他先走的小杰子,也还有那座用自己不堪重负的身躯承受起了一百多人生命的木桥!
在这里,老汉那光辉的党性,那先人后己的品格现一次彰显。可是说他先人,他却为什么把那正当盛年的小伙子揪出来排在最后呢?他是希望黄泉路上有人陪伴不寂寞吗?那他不是自私吗?
生:不是的,那小伙子是他的儿子,他是用这种行动来保证群众更好地有序地逃生。
生:不是自私,恰恰显示出了老公的大公无私。
生:咱们中国人最重亲情,老汉为了群众的安全,却不能顾自己和儿子的安危,实在伟大。
……
师:是的,这是他的儿子。可怜天下父母心,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平平安安,可是在这种危急关头,老汉却顾不得了。咱们再来回顾老汉揪出小伙子的那一瞬。
课件出示句子,生比较朗读: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您不这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他的儿子,吼道:“您不这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师:老汉似乎要喊什么,他要喊什么?
生自由畅想,练习说。
(“儿子,小心!”“儿子,对不起!”
“儿子,注意安全!”“儿子……”)
师:父子同赴黄泉,这真是人间惨剧。而那独活下来的妻子、母亲心里更是肝肠寸断。齐读最后一段,在这简短的语句中去体会这份痛苦。
四、再读全文,品行悟情。
生再读课文,在读中回忆老汉的言行,感悟老汉的品质。
用自己的话来赞赞老汉,用上“桥”字。
五、延伸。
师:谈歌用自己独特的表达方法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光辉的***员形象,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和老汉一样的舍己救人的人。我们一起来看一段感动中国人物陈淑秀的视频,下节课就学习谈歌的方法来写写她!
板书设计:
跨
越 老 舍己救人
死
桥 亡
的
生 汉 大公无私
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