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那场关乎尊严的戏

写作者:翩翩起舞的蝴蝶     日记本: 风过留痕

日期:2010年02月15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497

   我想,很多人都看过那场戏。甚至于,有的人还被“胁迫”着演过那场戏。那是一场什么样的戏呢?莫急,容我慢慢道来。
  
   逢年过节,诸如妇联、红十字会、残联等部门,都会筹措一些人力和物资,用于慰问相关的困难群体。如果不跑题,这绝对是一件温暖人心的好事,体现了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但是,这事坏就坏在它可以产生政绩,而政绩又直接与职位、薪水、荣誉有关。凡是在官场,哪怕是在办事处、居委会这样的“政治末梢”之处混的人,也无不指望借此捞点儿政绩,让上边听到自己弄出的动静,以便提个一官半职什么的。于是,好戏开始了。
  
   这种戏是复杂的,因为它的主旨、调子均很暧昧,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然而,它又是头号傻瓜都能看明白的,毫无科技含量。况且,它的剧本、道具也是相当简单的,只是一套提前背好的感谢话、一点连怎么拿都有讲究的慰问品、一群专门跟在领导屁股后面歌功颂德的记者。只要领导和被慰问者往镜头前一站,后者行云流水或磕磕巴巴地把提前背好的话当面对领导说出,一切就ok了。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政治戏。它年复一年地演,主角会换(正所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官”),配角也会换(政府的恩惠不能总停留在一个人身上),不换的只有主题。作为一场即使过了多少年也仍有实际意义的戏,它是不可能换主题的。作为慰问品的粮、油、蛋、奶,被受赠人饱含深情地凝视着,直到实实在在的泪水吧嗒吧嗒地打在上面。然后领导适时地拍拍他(她)的肩膀,以靠山的口气说一句“没关系,以后有困难,尽管找政府!”此时,人和粮、油、蛋、奶没有区别,都不过是一件道具。
  
   按理说,人是人,不是东西,不符合作为道具的条件。不过,钱能让鬼推磨,潜在的钱也能把人变成道具。当所有的镁光灯都在几个人的头顶亮起,戏的主角成了占据道德高地的人,戏的配角就成了猥琐的道具。配角的眼泪、鼻涕、“痛说革命家史”,比之于主角的宏图伟愿、远大理想,实在不值一提。至于受赠人的尊严,自然也是不值一提的。从这方面看,人和东西还真没什么区别。
  
   于是,我终于明白,因为尊严,人是可以与东西、与马戏团里的狗演员并驾齐驱的。狗一旦进了马戏团,就成了公众的欢喜虫;人一旦拿了慰问品,就成了领导的“摇权树”。所谓尊严,仅仅是一种奢侈品。
  
   “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这是一句古董级的话,无须再做解释。可是,如果不被尊重呢?小民是否也可以把他(她)脸上的尊严抠下来呢?
  
   答案,应该只有好戏落幕后那一地认不好主子的尊严知道。

完成时间:2010.02.15 18:14:09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10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