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上女儿醒了,但没有起床,不同哥嫂一块去学校了。
我关心的问:怎么了?“闹心。”“为什么呀”“为租房子的事。她也打退堂鼓了。”“理由是什么?”“她说自己又想了一想,原来住的地方就是离学校远一点,公交车也挺方便的。。。。。。。”这是她的一位要好的朋友刚刚作出的决定。
哦,原来是这样。
想出去租房和同学一块住已经是女儿近两年的愿望,她觉得住在哥哥家如同读高中住在家里没有什么区别,生活的琐事哥嫂都给代劳了,自己缺少锻炼机会。我们因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同意,这孩子虽然没有如愿,但也没有任性,直到近期觉得大学还剩一年了,想填补一下空白,过一段独立的生活,我们当然再没有理由不同意了。
学校公寓还是挺理想的选择,基本属于学校管理,距离学校很近,四个人一单元,每个房间设有卫生间。管理很好,安全方便。为这事女儿和她的好友已经联系了很长时间,又是咨询,又是看房,又是搞组合,好不容易同班的四个女同学搭乘组合。就在即将签协议的时候,另外两个女同学突然变卦了,这样只剩下两个人,房子就租不成了。本来张罗得热火朝天的,甚至憧憬着怎样布置小屋,计划着怎样安排伙食等,正在女儿满怀希望之时,却出现了如此的变化,无疑是一盆冷水浇头。这个变化真是太迅速了,简直叫人回不过神来,难怪女儿闹心。
“那怎么办?”我很同情和理解女儿。
我没有立即评论什么,想给女儿一点思考。
过了一会,我劝慰女儿说:你为此感到不愉快我可以理解,放在我身上我也会。但是我们要学会面对。这可以算是一个小小的挫折,从另一的角度说也是一件好事。首先,在签约前那两个同学表现出缺少相互理解的意识,避免了以后住到一起发生麻烦和不愉快;其次从这件事上,你能切实地感到变化是永恒的,做什么事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变化永远大于计划。同时我们也要理解那两个同学,也要理解你的好友,她们各自都有自己的实际情况,都有自己的自由。经一事长一智,今后对任何事都不能只抱希望不饱失望,做事要往好处着手,也要往坏处着想。这仅仅是很小很小的一点挫折,你要学会调整自己,正确应对变化。她们是你的同学,是你的朋友,她们不是你,不能要求人家都和你的想法一致。如果还想出去住,咱们另想办法。你看好不好?
女儿点头认同,情绪紧锁的眉头舒展开了。
晚上,女儿向大家宣布:我哥哥昨天给我交定金的钱,留作我下两个月的生活费了。她面带笑容的表情和婉转的语言,让我感受到了她内心的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