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都是房子惹的祸?

写作者:烟花三月下扬州     日记本: 岁月的痕迹

日期:2010年02月01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481

  把一部热播的电视剧搬上话剧舞台,需要极大的勇气。三十多集的容量,放在二个小时的舞台上,这部戏还有看头吗?还能有什么新意呢?可是,热烈持久的掌声证明,话剧《蜗居》是成功的。
  灰色的背景上白色的线条勾勒出高耸错位的楼层,极具象征意义,蜗居的主题不言而喻:扭曲的抽象线条,暗示了这个城市人们在飞涨的房价下扭曲的心理。
  简单的舞台道具:一张床,一个柜子,一套桌椅,一扇门,就是一个家。同样的一套家具,变化一下摆放的位置和方向,时而变成海萍家,时而变成海藻家,时而又是医院的病房,特别是细节上的精工雕琢不容忽视,比如一扇门,稍稍侧过一点,半翻开天窗,就另是一个场景,再比如,灰蓝的色彩,暗淡陈旧,特别符合人物的生存状态,体现舞台美术与道具的用心良苦。
  一场精彩的戏剧不能没有尖锐的矛盾冲突。电视剧的多主题到戏剧中变得格外集中,就是紧紧围绕蜗居展开,苏醇借了六万块高利贷,债主逼迫有性命之忧,海萍痛不欲生,海藻恳求小贝未果,绝望的海藻把求助的电话打给宋思明,宋思明慷慨地给了海藻十万元钱,而海萍又在宋思明面前求他放过海藻时,矛盾冲突达到顶点,海藻做出了她必然会做出的一个决定:她投入了宋思明的怀抱,心甘情愿地做了宋秘书的小三。从这场高潮戏中,我们看到海萍心中的矛盾,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她急需要宋思明的帮助,可是她又担心这种帮助里的险恶用心,为维护妹妹的急切心理,终于成了压垮海藻的最后一根稻草。
  接下来一场戏跨度极大,省略了宋思明和海藻交往的细节,包括宋太的戏都由小贝一句带过:海藻怀孕了,孩子是宋思明的,宋太太把海藻打了,海藻流产了。面对海萍,小贝的愤怒达到顶点:都是为了你的房子!
  都是房子惹的祸!为了海萍的蜗居梦,妹妹牺牲了青春的纯洁,年轻的子宫;小贝牺牲了纯美的爱情,宋思明走上了不归路,所有这些无法挽回的,好像都要归咎于海萍歇斯底里的蜗居梦,为了接儿子就一定要买房子吗?最后一场医院的戏,海萍告诉海藻:她租了一套大房子,把孩子接过来,养得胖胖的。这些话实在很具有黑色幽默的意味,好像这个神经质的女人带我们兜了一个怪圈,折腾出这一场生离死别的戏。只是,代价太惨重,太惨重!她摧毁了几乎所有人的幸福,所有人的信仰:个人奋斗的力量何其渺小,在房子面前,人活得多没尊严。
  都是房子惹的祸吗?海萍何辜?哪个漂泊在大都市的人不想有一个安身立命之所?海藻从一个纯洁的女孩到遭人唾弃的小三,表面看是海萍之过,可是我们看到海藻在投入宋思明怀抱的时候说了这句台词:在你这儿我才能找到安全感。安全感来自什么,权利、金钱!一个有独立个性的现代都市女性,她的安全感不是源于内心的宁静从容丰富自信,那这个女子她所谓的纯洁只是幼稚,所以在生活的风暴来临时,她只能找一棵大树依靠。她的失足有社会原因,但这只是外因,真正让她的灵魂堕落的,是对于权利和金钱的膜拜。在戏剧中,宋思明俨然一正人君子,他的帮助海藻,似乎完全是朋友间的坦诚相助,他的喜欢海藻,似乎完全是对曾经逝去的美好个性的向往,所有的不良居心好像是海萍的诬陷,可是,我们看到,当海藻冲动地拉着他逃离海萍时,他要把海藻带往哪里?他吻了海藻,然后将她带走,我们看到海藻动作上稍许的犹豫,也看到宋思明急切的欲望和果断的作为,------海藻像一片风中的树叶,永远离开了她葱茏的青春。这是爱吗?海藻和宋思明之间,只是互相欲望的补充:宋思明满足了海藻的安全需求,海藻满足了宋思明对青春岁月的追忆。这份爱注定是恶之花,因为她根植于非道德非理性的土壤上。更何况,宋思明给海藻的安全感,是建立在他权利的光环下。这些,我们可以从戏剧的画外音中得到证实。画外音拓展了戏剧的表现内容,丰富我们对人物的理解。比如第一场中觥筹交错的酒宴画外音,为海藻和宋思明制造了机会,也体现了官场的生存法则,政府和房地产商勾结的现实,使海萍们买房的疯狂心态有了广阔的社会背景。宋思明路虎车轰鸣的引擎声,展示了这个男人的强势,也引发人的深思:一个政府官员,拿着公务员的薪水,开着顶级越野车,其中的权钱交易,昭然若揭。
  
  在如此集中的时空间,反映最热门的社会问题,她似乎在提醒我们换一种思维换一种心态面对高涨的房价,提醒我们撇开周遭的浮华感受内心真正的需要,告诉我们生活中有很多比房子更重要的东西。有人说,话剧《蜗居》是为“小三”平反,为宋思明重塑形象的,其实不然,话剧《蜗居》更像一则都市寓言,她的深刻哲理是掩映在房子这个话题之下的。在房子这条主线下,埋伏着各种权利道德元素,暗潮涌动,促人深思。
  

完成时间:2010.02.01 16:44:04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11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