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由一句话想到的拉拉杂杂

写作者:妙逸     日记本: 等到拈花微笑

日期:2010年01月20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356

   最近在读季老的《牛棚杂忆》,最震撼我的一句话是“文化大革命”为什么会产生?他说,没有人给他答案。我则第一时间想起了王栋生写的《不跪着教书》。
  
   头脑,独立的思想和人格。这是有着几千年封建专制王朝的民族所匮乏的。到现在,我算是真正领悟了那位教中国近代文学史的教授给我们出的一道题:你认为中国需不需要重新来一场新的、真正的启蒙运动?为什么?
  
   所以近一年多来,我不再给学生布置传统意义上的家庭作业,其实有了高效的课堂和不是智商太低的学生,没有作业要学好功课(混个及格)也不是那么难以企及。单词是要记的,有些东西也需要一定程度的机械操练,但是这样的作业我的批改并没有意义,所以都交给小组长——我真的忙,也学会了偷懒(不过练习册我是必要亲自看的,而且时间允许还会找几个特别的学生面批,不过时间往往是不允许,这也是我不想再做行政工作的原因,如果能全力投入学生,效果应该更好一点)。我总是说,随你们抄几遍,只要你能默写就行。而这个学期,我的学生成绩达到了我历史上的最好。我公然地在课堂上反复说,我希望我的学生不是奴隶,能讲道理,懂得尊重与被尊重。知道学习和做作业不是为了老师。我布置作业的目的是教你复习的途径和套路,至于做不做全在你自己……
  
   这本该更适合初中以上的学生,对于自制力还欠成熟的小学生而言,也许这样的管理太“信任”他们了。幸亏我教的是高年级,低中年级怕是尝试一定会失败的——当然这也取决于班主任对整个班级的调教。或者我碰上的这两个班是调教得比较好的,所以我的放手才不至于太失败,反而好像比以往成功。仅仅只是这一个学期(教育是慢的艺术,一年前种的种子现在才初见成效我已经很满意了),所以很难说我的历史上的最好究竟是领悟了教育真谛的成功,还是仅仅只是运气。看看再说。
  
   但这当中果然就出现了习惯高压和“棍棒教育”的学生。视我的信任和宽松为天赐偷懒的机会,成绩下滑得相当厉害。当然,直到今天,刚才,我隐身在他们班级群里(QQ上我一般都是隐身的)看他们谈话,才发现其实罪魁祸首可能是他迷恋上了网游。
   那些不及格的学生,除了极个别真的是因为七种智力当中的语言智力的确有些偏低外(可那孩子的财商还真是不错)外(而且他一直是在进步的),大部分是我感觉一直很难与他们沟通的,我好像没能走进他们的心里。不知道是因为他们不习惯我过于平等的对话,只适应逼迫、强硬、压制、恐吓、威慑,还是我不够努力没找到他们与众不同的心理钥匙。我更愿意相信是后者。那样我觉得民族的希望才多了一分。
  
   我应该要高兴的,毕竟有了那么多的满分,平均分都到优秀值了。分数不是衡量老师学生的唯一标准,因为影响分数的因素是多元的,但多少也能说明一定问题,只要试题不是出得太离谱(偏易偏难都是),考试里没有水分,除了知识的考查,也涉及到检验学生的学习策略和耐心细致等非纯智力因素——我一向认为,好的分数,是成功的教育教学的水到渠成的副产品。
  
   但我高兴之余始终觉得任重道远——当我看到那些只服“恶”的学生,当我反省自己也有一次因为按大众的价值思维倾向而不是基于事实本身思考问题差点也成为“网络暴力”的追随者,我就觉得,这个民族中的每个人都能站起来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从而不再那样失去理智陷入可怕的疯狂,还有多么远和多么艰难的路要走。
  
   我只是一颗铺路的石子。但这也许就是我最大的价值。

完成时间:2010.01.20 22:48:44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10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