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不单行,老爸的“五七”还没过,姥家来信:二舅病逝了!老妈心里自然是雪上加霜,一心想回老家去看二舅一眼,可是老爸这里的祭日没到,老妈一人回老家千里迢迢,着实让人不放心,尽管老妈已然赶到了县城,但是权衡利弊我们还是没让老妈回去:不希望老妈再出一点闪失,这个家已经经不起折腾了。也只有燃一柱心香祈祷二舅一路走好吧……
劝住了老妈,我先送她回家来,一进家心里暖融融的:大婶给烧了半天炕,屋子正中扒出一大盆火来,正值阳光照射之时,整个屋子里亮堂堂的,让人心里也亮堂堂的。
“我先烧了一会儿,摸摸炕头不热,又填上了一灶火,这会儿热上来了,我算计着你们快到了,就把窗帘打开了,否则,进屋里黑洞洞的,心情不好。”大婶善解人意地说着。我心里好感激:人在脆弱的时候真的需要帮助,不一定是钱财,也不一定是人力物力,有时候可能就是一点点的细心,大婶的这份细心会让我永生难忘——我不敢想在此时这种心态下,进得屋来看一眼四周清锅冷灶,望一望屋顶黑咕隆咚的会让人如何心寒,也许,那种失落会永远地刻在记忆里末齿难忘的。
从老爸过世到现在,我心里一直由衷地感激着全村子的父老乡亲们:在我们失去亲人不知所措的时候,他们不用找闻声便带着自家的盆盆碗碗纷纷赶来,不容分说就投入到活计中去;在我们为找不到人而发愁的时候,他们又都身兼数职,扛着铁锹跑到第一线;事实上他们之中有好多都已是年过花甲之人!当我们送走老爸不得不回城上班放不下家里的老妈时,又是他们轮翻替换着来陪老妈唠嗑,不让老妈寂寞。我不知道该拿什么来回报我全村的亲人们,只知道亲人们给予我们的越来越多!
明天是老爸的“五七”祭日,但因有老妈在,必须提前一天烧。又是大婶昨天就已告诉我们,她今天要做豆腐,让我们都去他家吃饭。大婶永远是那么细心,她是不愿意让我们心里难过:烧完纸钱回来还要自己生火做饭,就提前安排好了。
我已提前订好了金山、银山等纸扎,老公跟大弟车回去时一并载了回来,十点多,我们正要上山,老妈也要去坟地看看,想想不久之后,我们也要接老妈出去,这一走,不知几时才能再回来,让老妈去与老爸告个别也好,更让人感动的是,姚家大叔也赶来了, 他第一个扛起那堆纸,走在前头,被二婶瞧见了骂亲家似的说:“还是姚#孝敬,头一个扛着纸走了。”三婶也打趣:“孝子嘛!”大叔一面笑着,一面说:“孝子就孝子呗,这有啥呀?在心里我早把老哥哥当长辈了。”
我们扶着老妈爬了好半天,才上得坟地来,老妈一看也特满意,说:“你爸这坟还真弄得不错,既漂亮又大方,用你爸常说的话说就是万古千秋也损坏不了了。”说着老妈围着坟转了一圈,然后,挨着坟边坐下来,絮絮叨叨地跟老爸说着心里话:“老头子,你满意了吧?孩子们做得比我想得都周到,给你办事的前前后后,几个孩子考虑得都很全面,全村子里没有一个人挑出不是,都一口地夸咱这孩子们办事有面,说你老头子有福,走得风光,你再看看这墓地通上到下,哪一座也比不上你这里整齐、利落,我都没想到孩子们能想得这么四致,他们怕以后没时间回来,就趁着没搬走,帮你把这里收拾得利利索索的,这一收拾多好哇!你也不用挂念我,孩子们都懂事,我也安心,只是有一件事,你肯定还不知道:你刚走,你亲手带大的那几个侄子就撵我来了,他们不让我再住在他爹的房子里了,我说什么来着,当初盖这房子的时候,你不听我的劝告,拿了一多半的物资,结果,人家的还是人家的,你一走,我们母子还是叫不应了不是……”
老妈已经老泪纵横了,我知道这是老妈的痛处,给老爸收拾遗物的时候,小弟翻出一个手订的小账本来,第一页上清清楚楚地写着:宝印上学用钱100余元,粮票50余斤,结婚用现金40余元,布票150尺……
那都是早年的记录了——大伯从年轻就是个浪荡公子,说过四房媳妇,最终还打了多半辈子光棍,这前一窝后一窝的孩子们都是老爸帮奶奶给养大的。老妈进门以后还帮他带着最小的两个呢。如今堂兄们做出这样的举动来,难说老妈不伤心。其实,堂兄们都太心急了点,他们就是不开口,我和弟弟们也不会让老妈在家里守着,只是这样一来,老妈的心里就打上了难以磨灭的烙印……
有伤心事,自然勾起老妈的悲哀来,见老妈哭得伤心,我哪里还敢再哭,只得和弟妹劝起老妈来:“别跟那些人治气了,还轮不上他们管呢,有我们您就踏踏实实地安享晚年吧!”劝了好一阵,老妈才擦干眼泪,起身恋恋不舍地走了……
弟弟和老公则忙着焚烧纸扎和冥钱,看着把火焰都熄灭了,才敢离去。
回得家来,我们开始装车:将电视、粮食,用品(老妈暂用的除外),全部装车上,带走,下午运到公公那里去,其实都没什么大用了,但是做为老爸的一点念想罢了。
走啊……
当年带着老爸老妈一起走的时候,是那样义无反顾,而今,脚步却是那样沉重,尽管,房子不是自己的,但在心里早已把它当成自己的家了,因为这里有关于老爸的记忆,有老爸的气息和温馨,有老爸的一切一切,走了,除了那一坯新土,再也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可以和老爸直观地联系起来,因此,那走的感觉就像生离死别一样——从此以后,老爸没了,家也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