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道德真经(九)

写作者:清风不曾留意     日记本: 清风朗月

日期:2009年12月01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437

  第七十三章:天网恢恢
  
  勇于表现刚强,就会送命,
  勇于表现懦弱,就会活命。
  
  这两种都是勇的表现,却或有利,或有害。
  老天这样却别对待勇,有谁知道其中的缘故呢?
  所以伟大的人都觉得这个问题有难度。
  
  天之道,不争斗而能获得胜利,不说话而能得到感应,不召唤而能自然归附,不深思而能谋略规划。
  
  上天就好像织就了一张大大的网,虽然稀疏,但在它的笼罩下,并不会有所漏失。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而盗贼们,则在一次次的侥幸中,走向灭亡……)
  
  
  第七十四章:生杀有道
  
  民众若不怕死,用死亡去威胁他们,没有用。
  
  若为了使民众怕死而设诡诈计谋的人,
  我们将其捉起来杀掉,
  谁还敢再那样做?
  
  杀人是专业刽子手的事情,
  如果你替代了刽子手去做杀人的事情,
  就好比替代了专业的木匠去砍木头,很少有不砍到自己手的。
  
  (让谁生,要谁死,除了自然之道,谁说了也不算。
  替代自然去执行生杀的事情,就好比替代木匠去砍木头。
  而或生或杀的“权力”,恰恰掌握在掌握了最多资源的人群手中。
  稍有不慎,便会做出不符合自然之道的事情,无意中替代自然做出生杀的抉择。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怎能不谨慎?)
  
  
  第七十五章:求生之厚
  
  民众之所以遭受饥荒,是因为上面吃掉了过多的税赋,所以民众就得忍饥挨饿。
  民众之所以难以管理,是因为上面付出了过多的做为,所以民众就要不服管理。
  民众之所以不畏死亡,是因为上面得到了过多的奉养,所以民众就会不畏死亡。
  
  其实,只有那些不过分追求生活享受、俭朴而不奢厚的人,才是真正懂得厚养自己生命的明白人。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有人是被撑死、臭死的,有人是被饿死、冻死的。
  俭约而又简单,厚生之道。)
  
  
  第七十六章:强下柔上
  
  人活着的时候肉体是柔软的,
  人死去了之后肉体是僵硬的。
  
  万物草木活着的时候也是柔软脆弱的,死了以后也是干硬枯槁。
  
  所以,强硬属于死亡之类,柔弱属于鲜活之类。
  
  所以,军队过于强大,很容易就会被消灭,树木过于坚硬,很容易就会被折断。
  
  强大,就应当处于谦下的地位,柔弱,就应当处于尊上的地位。
  
  (刚硬需要柔软来补充,
  强大需要柔弱来补充。
  一生二,二复合一,是为至尊无上的“自然大道”)
  
  
  第七十七章:损余补缺
  
  自然之道,不正象拉弓射箭一样吗?
  拉弓射箭的时候,如果拉高了,就要压低一点;如果拉低了,就要抬高一点;如果拉得过满了,就要放松一点,如果拉得不足了,就要补充一点。
  
  自然之道,就是减少有余的,补充不足的。
  
  人类社会的法则,却并不是这样的,往往是损害减少本来就不足的,而是去补充增加有余的。
  
  谁能效法自然之道,拿出有余的部分来奉献给天下呢?
  只有那些了解了自然之道的人才能做到。
  
  所以伟大的人有所作为、有所奉献而不自以为伟大,有所成就、有所功绩而不自以为有功。
  他们从不会去刻意显示自己的贤能与伟大。
  
  (锦上无需添花,雪中必须送炭。)
  
  
  第七十八章:正言若反
  
  天下最柔弱的,莫过于水了,而即使能战胜所有的坚强,也不能战胜水。
  那是因为天下没有能比水更柔弱的东西了。
  
  弱能胜强,柔能克刚,天下人没有人不知道这个道理,
  却并没有多少人能做到。
  
  于是伟大的人说:
  “能为国家承担屈辱,才能成为国家的管理者;
  能为国家承担祸患,才能成为民众的领导者。”
  
  正面的言论听起来却仿佛是反面的。
  
  (能讲出道理的人很多,能复归道理的人绝少。)
  
  第七十九章:天道无私
  
  调节缓和了重大的仇怨,必然有余怨藏在心底,这怎能算得上是最好的结果呢?
  
  所以伟大的人待人谦下柔和,就如拿着“左契”,只讲给予,不图索取。
  
  有德的人,待人就如负责“左契”的人,不向人索取;
  无德的人,待人就如负责“税收”的人,只向人索取。
  
  自然之道不偏无私,常常帮助的是善良的人。
  
  (所谓万物之灵,向自然索取了那么多,可曾想到过回馈或者感恩?
  因此,岂敢自诩“万物之灵”?)
  
  第八十章:至治之极
  
  国家要小,人民要少。
  让大家拥有所有的器具而不轻易就去使用它们,
  让大家重视生命的珍贵而不轻易就去四处迁徙。
  
  虽然有很好的船只车辆,却没有多少人乘坐,
  虽然有最好的武器装备,却没有多少仗可打。
  
  让民众回归到那个远古的结绳记事的黄金岁月吧!
  
  治理好国家的最理想的状态是:
  民众觉得吃得香、穿的美、住得舒适、活得快乐。
  国与国之间,鸡犬的叫声都能听得见,但民众从生下来到老死了去,也不相互往来。
  
  (理想之国?
  需要各个努力……)
  
  
  第八十一章:伟大自然
  
  真实可信的话听起来往往不好听,
  好听动人的话听起来往往不可信。
  
  善良的人往往不会巧辩,
  巧辩的人往往不会善良。
  智慧的人往往不会渊博,
  渊博的人往往不会智慧。
  
  伟大的人不为自己有所积累,
  为别人积累的越多,自己就越富有,
  给别人付出的越多,自己就越充实。
  
  自然之道,有利而无害,
  伟人之道,有为而不争。
  
  (道、德五千余言,不多。
  人,数千年来,做不到。
  于是,历史惊人的相似,
  于是,悲剧自然在重复……)
  

完成时间:2009.12.01 20:11:58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9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