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道德真经(六)

写作者:清风不曾留意     日记本: 清风朗月

日期:2009年11月29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384

   道德真经(六)
  
  第四十七章:不见而明
  
  足不出户,便能推知万事万物的演变过程,不望窗外,便能知认识日月星辰的自然规律。
  走得越远,获得的道理越少。
  于是,伟大的人不出行却能明白事理,不窥见却能掌握规律,不作为却能有所成就。
  
  (因为真理很简单:要符合自然规律。)
  
  第四十八章:学益道损
  
  为学,就是要积极地增加知识,
  为道,就是要积极地减少蒙蔽,
  不断地减少那些蒙蔽心灵的一切事、物,最终达到“无为”的境界。
  
  “无为”,便是道的境界。道的境界,不妄为,无作为,而万事万物却各得其所,各遂其生,故又可以说是无所不为。
  
  管理天下,应当也是如此,无为而治,万事万物遵循道、德,
  如果有所作为,必是万事万物不得其所,不循道、德,那么就不足以管理好天下了。
  
  (为学的目的,就是要找到真正的大道。
  为道的目的,就是要远离祸患。)
  
  第四十九章:德善德信
  
  伟大的人永远没有自己私有的心愿,而永远以民众的心愿为自己的心愿。
  
  善良的人,我当然要善待他们,不善良的人,我仍然要善待他们。这是德的善良,而不是我的善良。
  信实的人,我当然要信任他们,不信实的人,我仍然要信任他们。这是德的信实,而不是我的信实。
  
  伟大的人在天下,不断地吸纳着民众的心愿,自己浑朴而无丝毫私欲。
  民众都凝视静听,如痴如愚。
  伟大的人都把他们当作孩子一样。
  
  (“朝闻道,夕死可矣”。
  死的是过去那个混沌的你,新生了一个心有道,行有德的“新民”。
  “作新民”,人人都是伟大的人,人人都是圣人。)
  
  第五十章:出生入死
  
  出世为生,入土为死。
  
  在这世上,白白地活着的人,十个里面有三个;
  在这世上,白白地死掉的人,十个里面有三个;
  
  在这世上,处于死地而死里逃生的人,十个里面也有三个。
  
  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情况的呢?
  靠的是他顺应自然、求生、养生的深厚本领。
  
  据说,善于保护自己生命的人,独行深山,不会遭遇犀牛老虎的侵袭,身处战场,不会遭受大刀长矛的杀戮。
  犀牛在他身上无处插入尖角,老虎在他身上无处扑下利爪,武器在他身上无处砍戳兵刃。
  又是什么原因呢?
  
  因为他没有致命的弱点。
  
  (离开了自然之道,活得难过,死得难看。)
  
  第五十一章:尊道贵德
  
  道生成万事万物,德养育万事万物。
  万事万物形形色色,道、德的力量使之形成。
  因此万事万物,无不尊崇道而贵惜德。
  道之所以被尊崇,德之所以被贵惜,是因为它不干涉不主宰万事万物,而是任其自化自生,自然而然。
  所以,道生成万物,德蓄养万物,道、德使万物生长发展,成长结果,使其得到滋养、呵护。
  
  物,造出来了后就认真呵护,但不据为己有;
  事,做出来了后就负责到底,但不炫耀其能。
  
  这便是“玄德”。
  
  (任何时候,都非得要分清楚“你的”、“我的”,
  所以就有了争斗。
  有了争斗,必然带来祸患。
  争斗到了一定级别,天怒人怨。
  天怒人怨,便是天灾人祸。)
  
  第五十二章:回归母体
  
  天地万物有个本源,这就是道。
  道创生万事万物,故可以成为天地万物之母。
  既然知道了这个母体,就必然了解由这个母体所创生的孩子------天地万物。
  了解清楚了天地万物,再去紧守住天地万物的母体,则终身都不会有危险了。
  
  堵上嗜欲的口,塞住贪欲的门,则终身都没有烦劳忧郁了。
  大开嗜欲的口,敞开贪欲的门,则终身都将会无可救药了。
  
  能够明察细微隐约之处,才叫清明,
  能够秉守柔弱无力之态,才叫强大。
  
  用母体发出来的光明去探明万事万物,然后复归到光明的母体,才不会给自己带来麻烦和灾害。
  这就叫“袭承常道”。
  
  (时常检点自己:欲望,是不是多了些?)
  
  第五十三章:道非盗也
  
  即便是我有了一点点的聪明智慧,走在宽阔的大道上,我也要小心翼翼地防止自己走上歪门邪道。
  大道非常平坦,而大部分人却喜欢走小道捷径。
  
  政府机构需要整顿,粮田谷地已经荒芜,国库粮仓十分空虚。
  而一些人,却穿着锦绣华服,佩着名贵宝剑,饱餐精美饮食,搜刮天下财物。
  这就是大贼、强盗之首。
  这是盗,不是道啊!
  
  (盗贼猖獗,明码标价,
  放心吧!离死不远了。)
  
  第五十四章:德行天下
  
  善于锁定的人不会解除,善于抱守的人不会脱落。他们所坚守的大道,子子孙孙也传承固守,不会丢弃。
  将大道用来修养自身,那他的德性德行将会纯真自然,
  将大道用来修养家庭,那这个德性德行将会丰盈有余,
  将大道用来修养乡里,那这些德性德行将会悠远长久,
  将大道用来修养国家,那这些德性德行将会丰盛硕大,
  将大道用来修养天下,那这些德性德行将会无限普及。
  
  所以,以有道德的自身来观察他身,以有道德的家庭来观察他家,以有道德的乡里来观察他乡,以有道德的国家来观察他国,以有道德的天下来观察天下。
  我是如何知道天下是好是坏呢?用的就是这种由小至大、由微观到宏观的观察方法。
  
  (观察一个人是从善还是从恶,绝对不能忽视细节。)
  
  第五十五章:含德至厚
  
  具有深厚道德的人,犹如初生的婴儿,毒蜂蛇蝎不会蜇刺他,鹰隼猛兽不会伤害他。
  初生的婴儿,筋骨柔弱却握力强劲,虽不知男女交合而生殖器却能自然勃起,这都是因为凝神聚气、聚精会神的缘故。
  初生的婴儿,终日嚎啕大哭却不会导致声音嘶哑,这都是因为气血柔和、阴阳平和的缘故。
  
  了解了这个“柔和”,就叫“平常”,
  了解了这个“平常”,就叫“清明”。
  
  纵欲贪生是凶兆,欲望驱使生理本能叫“强”。
  万事万物,一旦壮大强盛就会衰败颓废。
  所以强大是不合于道的。
  不合于道,便如风雨飘摇,很快就会消亡。
  
  (强了还要强,这就是最大的贪欲。)
  
  

完成时间:2009.11.29 18:54:02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9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