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 对忧郁的感觉

写作者:胡杨林边的看客     日记本: 幸福依然在路上

日期:2009年11月20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588

  在谈及忧郁,探寻忧郁的原因时,在对产生“忧郁”的因素评价时,存在着一种心理:对成因的反思与批判的表象之下,是内心对其婉转却又固执地挽留与坚守。
   说无奈时,有时恰恰是因为我们有办法有力量离开纠结的状态。无行动,所以常感无奈。困惑时,不是出于区分不出不可同伍的价值间的品质差异,多是因了丢去品质与自身追求不相适应的生活方式、观念、价值时的困难。这种难舍,是种挽留。
  我们的文化传统、传统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文化心理及传统文化营造出的社会氛围,认可并促进这样一种观念:对于个人,可以同时拥有不同取向的价值,它们可以在一个人身上可并行不悖。
  不相包容的价值被一个人同时认可并实践时,真就不会让人产生困惑,生出惘然来吗?实际上,传统文化也承认其间冲突的存在,也认为这和谐的状态不能达成。这提前下,传统文化是怎样促进上述观念的呢?传统文化拿出的解决这价值冲突的方案是:舍得。
  舍得,是个耳熟能详的词语,是在面对困惑面对取舍困境时人们常提的一个词汇。
  舍得又是通过什么途径去解决同处一身又不相包容、品质不同的价值间的冲突的呢?舍得,不是在不同价值间结合个体的品性进行整体评判基础上,将相互冲突的价值中的一方舍弃,使得符合个体品质、发展和追求的价值能留存下来。舍得的运行的机理是,保留相冲突价值的双方,舍去双方的某些内涵。将不相包容甚至是相互冲突的价值作简约化处理,依靠内心的坚韧(定力)、顽强毅力(忍耐)与自省(道德约束)淡化冲突,处置其间的紧张,使之相得益彰。定力、忍耐、自省正是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人的品质。
  这样对任何一方的不离不弃既删又减的处理手法,姑且不论其已是对原有价值的异化,就其效果来说,真能解决问题?就如幸福与苦难、和平与暴力没办法同时站立一处,舍得也没能将简约化的价值合二为一。舍得对合二为一不作要求。
  冲突价值间的不可调和,原因在于价值的特性。首先,价值标定的是人生的方向。其次,价值鼓励并促进人在此方向上选择、组织、调度资源,安排生活,实践与展现这价值。第三,价值修正着人生的轨迹。在此之外,当其它价值侵入时,价值也统领人进行防御和抵抗。
  正是因了价值的上述特性,人们常常的感觉是,纵然是做到了舍,去除了冲突的价值中造成彼此冲突的一些品性,还是不得安生,困扰也还时不时地出现,让生活出现皱褶。
  这状况又似乎可以用“你并没真正做到舍得”来解释。这说法与“中庸”式的舍得一样,不能避免荣格所说的“中年危机”(一种心理状态,与年龄无大的相关,与人们常说的反思有关系。),也无法避免“情境唤起效应” 的影响。人总要与外界接触的。
  “你并没真正做到舍得”,用来对身处困扰中之人进行安慰,体现关切和善良,倒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因此就认为这可使人摆脱困扰,就有点乐观。我想说的是,不能不分析舍得的品质,不顾及它是在什么层面上立论的。
  人们只所以挽留与己不适应的价值,是认为它对于自己还有意义,或者说还有用处。这境况下,与其说忧郁因价值冲突而产生,真不如说忧郁因我们认为其中的任何一个都可利用而存在着,延续着。
  舍一留一,未偿不是解决内心冲突的好办法。留一舍一,要么飞升,要么沉降。
  价值不能成为个体心智的有机组成时,体内有价值冲突时,价值更多地存在于工具层面。多种价值的工具性共存,并不罕见。在价值与自身融于一体时,才是对自己品质、能力与追求的自觉与肯定。把这自觉与肯定上升为自信也不为过。
  智慧不会在取舍的过程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虽然在抉择后有被认其是个智慧决定的可能。取舍中,重要又重要的是价值于自身的意义。价值的意义又在于它相对自身心智、品质、精神的当下与未来的契合程度。
  
  2009年11月20日16:59     [补记]    
  昨晚散步时,去了音像店。挑了《男声美伶——西班牙梅里达现场》、《西域男孩》和《戴安娜.克瑞尔》三张唱片。前两张是流行音乐,戴安娜.克瑞尔是爵士风格。

完成时间:2009.11.20 16:41:45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