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夜忆清照

写作者:胡杨蝶     日记本: 胡杨蝶

日期:2009年11月10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344

  夜,又深了……
  我独坐着,等待着夜把我淹没。一首首曲子从耳边飘过,一缕缕情丝悠悠地吹过心弦。在这干冷干冷的天气里,竟然想念起那飘飘洒洒的雪花来了。那从天而降的气势,那皑皑四野的苍茫,或是那悄然无声的洒脱,都令我神往,置身雪的世界,一切都可以忘怀。许是,在那美好的世界里,曾经有着一段浪漫的回忆,每每回味,甜美还缭绕心间。但此时此刻,外面只有虚伪的冷风,打着冬的幌子,在这黑夜里恫吓那些渴望温暖的人儿。而我知道,冬,不是如此的。冬,是一块晶莹的冰,更是一滴柔情的泪。
  而眼下,只有在回忆中微笑一番。此时,是断不能与那时那境相比的。忽然想起易安居士写的那首《临江仙》:
  庭院深深深几许,
  云窗雾阁常扃,
  柳梢梅萼渐分明,
  春归秣陵树,
  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
  如今老去无成,
  谁怜憔悴更凋零,
  试灯无意思,
  踏雪没心情。
  全诗所描写的虽是早春风光,但流露出来的却是暮年的飘零之感。“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那是一种怎样的凄凉困苦的感慨呀。每当心情百无聊赖时,便会在心底低吟这句诗。但自知,那又是何等的羞愧。我们一时的情绪低落,怎可与她国破家亡、异乡漂泊的孤独相比。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历经人生的磨难,失国,失家,失夫。这些人生最痛苦的事,对于一个曾经“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悠闲的闺阁少女而言,前尘往事已随烟而逝。即使“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相思之苦,似乎都是闲情别绪了.苦不该回首,更不应该记忆.真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还是那首《声声慢》更能道尽清照内心的极度凄苦。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
  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从“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到“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哭泣,就如同那点点滴滴的细雨。
  从“东篱把酒黄昏后”到“酒意诗情谁与共?”至如今的“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我们可以看到,酒意已无法让清照感到温暖,只能一杯酒,一杯愁。
  我的眼前随着思绪的起伏,一忽浮现出,少女时代清照的天真浪漫,一忽浮现出与夫离别满怀相思的愁怨,又一忽儿浮现,清照晚年的衰老,凄凉境遇。再怎样一个才情洋溢的女子,再怎样一个坚韧不屈的烈性女子。面对人生的一次又一次生离死别,她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释怀的。但正是这样特别的人生经历,也成就了她深刻的人生体验,于是一首首词从她孤苦的心中自然流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婉约派清照诗词。
  
  风儿还在吹着,吹来了我对易安居士的记忆,也把我从个人的伤痛中拉回。人生纵然要迎接着许多伤悲和无奈,我们为何不能坦然面对。逃避痛,便永远活在回忆的阴影之中。还不如直面迎接它。让一个新的自我,在新一天阳光的照耀下,在梦想的追逐中感受着生活挑战者的自信与豪迈!

完成时间:2009.11.10 21:52:27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8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