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浮气躁不利于养生,更容易坏事。浮躁之风有三种:一是感情上冲动,只从自已的角度看问题,眼中只有自已的想法、看法、做法,不顾及别人的想法、看法、做法。有一厢情愿之嫌,无彼此兼顾之德。二是思想上盲目,对形势和任务胸中无数,不掌握事物发展的矛盾性和特殊性,没有鲜明的立场和正确的政治方向。对目标的可行性、阶段性、艰巨性估计不足;三是策略上僵化,只考虑非此即彼、非左即右的方法,不是经验主义,就是本本主义。原则性与灵活性都不够。
2009年10月27日11:12 [补记] 唐代诗人韩愈有诗云:“杳然粹而精,可以镇浮躁。”
2009年10月27日11:14 [补记] 为什么我们的心境会反复振荡于浮躁,得意,狂喜,傲慢,迷茫,不安,沮丧,焦虑,恐惧甚至绝望之间?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无论履何之间、处何位、遇何事,其实所面临的压力大致是一样的。漫长的工作生涯中,不分昼夜地加班、工作碰到困难、获得褒奖、遭遇委屈、甚至是挫折连连,这是我们都要经历的事情。而不同人的反映则体现个体的素质。其实,能够影响我们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我们对待事物的态度,当压力太大,过于繁忙、缺泛信仰、急于成功、过分追求完美等问题出现,且又不能得到满意的解决时便会滋生浮躁。或者说,浮躁的产生是因为心理状态与现实之间发生了一种冲突和矛盾。
2009年10月27日11:15 [补记] 古人云:“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
2009年10月27日11:19 [补记]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质变都有一个量的积累,当量的积累未达到一定程度时,是不可能发生质变的。而有浮躁心态的人,一心只想着功成名就,不愿静下心来,埋头苦干。最后除了拔苗助长,事与愿违以外,不会有别的结果。因为它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失败自然是不可避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