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批评学生,竟然成为一种权利?但是下面的文字,还是值得一读:
尊严丧失的教师无权批评学生(2009-08-24 23:09:36)标签:杂谈 作者:单士兵
“中小学班主任有权批评学生”,教育部现在如此诏告天下,把我给雷倒了。这个煞有介事的规定,肯定也会令广大教师面面相觑,难道以前班主任教师批评学生已成为“原罪”?难道非班主任教师已被剥夺了批评学生的权利?
现在一些地方出现教师,甚至是班主任教师都不敢管学生、不敢批评学生,对此,我是很了解的,因为以前我也是一名国家级示范性高中的班主任教师。不过,在我看来,出现这种问题,根本不是因为教师批评学生的权利保障不足,而在于今天的教师已经失去起码的尊严。
在这个有着尊师重教传统的国度,今天的教师在学生面前,竟然沦落成为如此可悲的“弱势群体”,真是令人五味杂陈。在古代,“天、地、君、亲、师”的牌位,“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训诫,是人们内心笃定的信仰,终于彻底瓦解成了“班主任有权批评学生”。如果你想不到其中包含的“师道尊严”沦陷,就去想想如果规定“家长有权批评子女”是怎样的荒谬绝伦。
这其实寓示着教育应有的底线已经被突破了。中国已经进入一个教育没有尊严,教师没有尊严的年代。不要觉得这样的判断有多危言耸听。要知道,师道不存斯文扫地的情境,每时每刻都在这片土地上演绎着。当教育园地已经不是一片净土,当教师已经彻底脱下“道德圣人”的外衣,当教育已经失去起码的权威公信,当教师已经没有真正的独立人格,谁还能指望教育部这一句不痛不痒的“制度赋权”,能让今天的教师在学生面前真正站起来。
“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呢?”,这句话出自一本叫做《不跪着教师》的书,作者是著名杂文家吴非。对此观点,我是极度认同的。在我看来,在今天的教育园地里,有太多的教育管理者为了所谓的教育政绩,一边扛着“以人为本”这面虚幻的旗帜,一边在应试教育的升学率数据崇拜中深度迷失。与此相应的是,有太多的教师因为缺乏独立的人格,自由的精神,独特的智慧,也就自然失去了起码的尊严。
在学生面前人格不能真正站起来的教师,自然不可能对学生施以“适当的批评”,也就只会遭遇到一些学生的强烈抵制度了。批评就是建设,但是,批评应该是相互的。教师要拥有批评学生的权利,公众也应该拥有批评教师的权利,甚至,连学生也应该拥有适当指出教师的问题权利。但是,曾经的教师工作经验与现实的评论工作经验都告诉我,尽管教师自身存在太多问题,但是,教师却是当今中国最经不住批评的群体,是最容不得批评的群体。 (只要指出教师群体存在任何问题,都会迎来漫天脏话的跟帖)
现实之中,教师经常批评学生“品德不好”,批评学生作文“没有思想”。面对教师通过各种手段去掏家长的腰包,甚至连“禽兽教师”残害未成年人的悲剧也无数次重演的事实,教师有没有去反思自身“人格品德”的沦陷呢?在批评学生没有思想的时候,看看还有多少教师不是在依据一本教学参考书,做鹦鹉学舌的思想侏儒呢?有许多教师在对外行领导的错误指责,会立刻匍匐在地。难道自己在权力面前丧失尊严,也一定要让学生付出丧失独立尊严的代价吗?
过去的经验告诉我,只要把批评的矛头指向教师,就会招致教师群体大量的牢骚、抱怨甚至谩骂。教师似乎成了当今天中国最“委屈”的群体。我承认,教师有委屈,但是,哪个行业又没委屈呢?历史是不会记得你的委屈的,它只记住贡献。我觉得,那些尊严丧失的教师无权批评学生,而教育部赋权批评学生也拯救不了教师尊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