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循环,何以如此怪异

写作者:翩翩起舞的蝴蝶     日记本: 风过留痕

日期:2009年07月03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206

   近日在小区里乘凉时,偶遇邻居三个月大的儿子——一个憨头憨脑、肉墩墩的小家伙。由于邻居的年龄与表姐大致相仿,我便不自主地联想到了表姐,联想到了我在她怀孕时问她的那个问题。
   我问她,孩子将来生出后,是随母姓,还是随父姓。她说,我倒是想让孩子随母姓,但户口一办,他(她)奶奶家的人肯定找来吵架呀。
  
   虽然笔者是一个激进的“女权主义者”,对于“循规蹈矩”的表姐给出的答案,我只是一笑了之,并未过多地想什么。但当我看到邻居的儿子时,我确信,像邻居这么贤淑的女人,肯定毫不犹豫地将孩子拱手相让给了父姓。这样,一个特别有意思的问题,便开始在我的头脑中打转:中国人为什么习惯于让孩子随父姓?
  
   我是一个喜欢找问题,并乐于自问自答的人。因此,当这个问题浮出脑际后,我眼中的答案就随之而来了。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着眼于中国独特的历史。因为,中国的很多东西如果脱离开一定的历史背景,就会变得面目全非。
  
   ——虽然中国历史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隶属于注重夫权、父权的封建社会的,可是,一种认识却经久不衰地存在着,即“孩子与母亲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亲密关系”。用俗语讲,“孩子是妈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这种关系,是不能被其他任何的亲密关系(比如兄弟、朋友、夫妻)替代的,当然也不可能被父子(女)关系替代。因为其他的亲密关系都没有牵扯到血与肉的直接联系,所以,同样与孩子有着亲密关系的父亲和父系宗族,便只能退而求其次,用同姓这种方式作为一种加固、一种纽带。换言之,在父亲以及父系宗族看来,一个孩子随了自家的姓,也就与自家加深乃至多了一层亲密关系。这样,一种原本“失衡”的亲疏关系,遂得以基本“平衡”了。
  
   于是,另一个问题也接踵而至:所谓的“失衡”与“平衡”,是如何产生的?
  
   众所周知,人类对外部世界的认知,都是从对表面现象的臆断开始的。比如,人们看到雨,就以为雨是从天的漏洞中漏下的;看到雷击引发的山火,就以为火种是神赐的。因此,当他们看见一个婴儿从母亲而不是父亲的体内娩出,在母亲的血形成的血泊中挣扎,就想当然地认为孩子与母亲的关系要比孩子与父亲的关系“近”。而且,在孩子出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孩子都是依靠母亲的乳汁而非其它东西维持生命的,遂又“印证”了以上那种荒谬的认识。所以,在人类发明了姓氏制度一段时间后,便迫不及待地用与父亲同姓这种形式与途径,达到某种“弥补”及自慰的目的。并且,在今后的漫长岁月里,这种源于失落的暧昧心理,都被顺理成章、理直气壮地继承了下来。
  
   当然,在提出这种猜测的同时,我必须承认,并非所有的家庭都是以此种观念为办事宗旨的,因为毕竟有一部分人是真的随了母姓的。但经过世代的传习,这种狭隘到近乎可笑的想法已经变得根深蒂固,且变成了一种得到群体性接纳的潜意识。也就是说,当一个孩子刚刚呱呱坠地,做父亲的就产生了一种心理暗示:我要加固与他(她)的关系!
  
   我认为,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人明明知道《婚姻法》明文规定,孩子可以随母姓亦可随父姓,却一律将父姓加到一个孩子身上的原因。这是一个个逻辑链条,它轻而易举地形成了一个社会怪圈,一个很难拆散且在不断加固着的民间怪圈。
  
   而打破这一来自民间的循环模式,则是解铃还须系铃人。
  

完成时间:2009.07.03 17:38:17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1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