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想到重新阅读简爱觉得很辛苦,以为话剧版简爱对简爱内心的东西挖掘不够,带着这种想法重新阅读.一开始觉得自己是对的,渐渐觉得袁泉演得有些压抑,然后阅读开始痛苦.因为从现实的角度说,要在话剧里顾及稍多点的面是不现实的,而且简爱和罗切斯特之间对手戏又 挺占篇幅挺精彩.所以话剧导演以 他们之间的爱情为主线无疑是聪明的.更值得欣赏的地方是对结局的稍改.大家可能并没意识到,原著的结局是不如人意的,并没有摆脱世俗,并没有真正升华简的爱,也就等于没有真正升华简的人格.因为这是以简的爱为主体的小说.
插说一下,要不是这本书的译者序里批判了它的结尾,我其实完全忘记了这本书的具体.我甚至以为话剧的结尾就是原著的结尾.可是在读完译者序后,我才记起曾经在读书年代看了这本书,只看了一遍,但并不象许多人那样钟爱这本书,因为书里的这些瑕疵和我理想中应该的简爱有了落差.
可是这么些年过去了,我越来越爱简爱,我那样疯狂的跑去看简爱,因为我完全忘记了书中的瑕疵,我记住的爱着的是我心里那个理想的简爱,平凡自尊超越世俗的爱着的简.我不得不赞叹话剧的导演给了我们一个超越世俗的爱的结局,做了导演应该做的,其他的就都不重要了.他给了我们想要的简爱.(袁泉以及其他演员的表演也都算恰如其分的好看,尤其两位主角的表演是有魅力的.)
也许你们还没有发觉这种不一样.原著简原只是回桑菲尔德看望想念的罗切斯特,而话剧却是简决心爱罗切斯特回到他的身边.这是多么的不一样?亲爱的观众朋友?这甚至可以引起争议!如果罗切斯特的妻子并没有死呢?简也没有象原著一样变富有.(我该表达得更清楚点:简并不知道庄园的烧毁以及罗切斯特的妻子已逝,并且她并没有变得富有,在这种前提下,爱将她召唤回罗切斯特身边,她要爱他!这是话剧的结尾.看似相同的结局,简做出爱的决定的时间差给予了不同的意义.)是啊,爱应该是怎样的呢?夏洛蒂为什么给不出这样的结尾?这并不是靠勇气就能做到的.世俗是什么?爱情又是什么?平凡而又清贫的人,怎样才是用真正平等脱俗的心去爱?!
爱情究竟该不该超越现实?我知道,现实中的人谁也不会答应.可是我答应.我要我的简爱.每一个深爱简爱的人,爱的何尝不是我们心中简爱.每个人的心中有个简,我们的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