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为部分员工做了整整一天的企业培训,除了近期北京招聘的四个新员工,陕西新招的一个员工,青岛新招的两个员工外,还包括没有经过我亲自做入职培训的部分北京市场及总部的“老员工”。
为帮助员工更好地在企业获得成功,我送给了受训人员一份珍贵的礼物——开启成功之门的金钥匙。
要想在一个企业更快地获得成功,员工必须做到三点:
1、了解企业;2、融入企业;3、与企业共同成长,共赢未来。
而了解一个企业的最佳途径,就是了解它的历史;融入一个企业的最佳方式,就是融入它的文化;想与企业共赢未来,就必须了解企业的战略目标,并将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与企业的战略目标有机的结合起来。
了解历史,认知文化,清晰战略,正是我这次培训的主要内容。
我第一次最完整版的给大家回顾了三次创业、两次战略转型的企业发展史,并在企业发展的历史轨迹中,为圣安百草企业文化寻根溯源。
在较为系统地给大家介绍企业文化的构成、基本概念、建设内容、显性表现及功能的基础上,再就圣安百草企业的文化进行展开论述。
这次为期一个多月的新员工培训实习安排中,最后一周是管理培训,因为我将在管理培训中给大家做战略管理培训,所以昨天的培训我只介绍了企业的现状(公司架构、管理现状、市场现状、人员现状,以及09年公司的市场目标及管理目标),并没有讲企业战略与规划这个内容,第三部分内容我给大家分享了自己多年职业生涯中的一些经验、教训和感悟。
由于内容安排,主要是介绍企业的历史与文化,所以互动不够。而没有互动,我很难了解受训员工接收到的信息,是否是我想要传递的信息,我介绍了那么多,他们最终接受了多少,我都不得而知。只好让人力资源部安排课后作业——写培训总结与心得。虽然这种培训总结和心得比较老套,未必能真实地反映员工的培训收获,但至少帮助员工梳理、强化一些培训的要点,帮助我了解员工培训的收获还是会有一定帮助的。
其实一直知道自己是企业非常好的一块培训资源,一些企业和朋友也多次邀请我去给他们做类似的职业培训或人生经验分享,但都被我婉拒。我告诉他们,我只有义务培训我们企业的员工,没有能力也没义务为其他人做培训。但因为种种原因,我也并没有为我们的员工提供更多类似的培训,实在可惜。
新来的人力资源部经理说我的培训比她们公司曾外请的专业咨询顾问公司专门做培训的人做得还要好,我一点都不怀疑她说的这一点。清华大学MBA也曾请我去给他们做培训,我清华大学EMBA的同学还专程请我到外地,给他们公司的几百名员工做过培训。
如果我愿意,我知道自己可以做一个非常出色的职业规划设计与培训师,毕竟自己不仅有丰富的管理实践经验,多次创业成功与失败的经历,还有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在很多方面还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一般的职业规划与培训师,很难与我相比。
当然,如果可以,我最想做的、也最喜欢做的还是策划,我相信自己的策划能力,应该属于国内顶尖级的水平,绝不亚于那些所谓全国知名的策划大师,这一点,在十年前我就已经知道了。
记得我策划了健康广场活动,特别帮助三鸣养生王走出市场困境后,一个1997年与王力、何阳、赵强、叶茂中等人一道被评为中国十佳策划人的其中的一位,专门来找过我,来了解当时我们做的一系列经典的策划到底出自何人之手。而这个人就是发动了矿泉壶大战、地板大战等以商战策划著称的秦全跃。因为他来找我,要和我一起喝酒,这样我就认识了这位以怪异、新奇著称的所谓的“策划大师”。当时秦全跃很诧异的问我,搞了这么多经典策划,为什么不像王力那样包装一下自己?我笑着说,我们不是靠个人,而是靠团队,我们高调做事,低调做人,不愿意炒作自己。
有时,我也问自己,我到底是做什么的?我最应该做什么?做市场,是我的强项,但企业管理也并非是我的弱项,只是自己的时间、精力有限而已。
我最大的失败,在于自己不善于发现和培养人才。太多的时候,自己冲到一线去拼杀,其实这不利于企业更好的发展。因此,2009年以来,我会重点关注人才的发掘和培养,而不能和以前一样仅凭自己的能力,将企业带着能走多远算多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