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读《犹太教的叛徒》

写作者:新疆我心飞翔     日记本: 青春的印记

日期:2009年06月07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434

   那本在学校地摊上买的《犹太教的叛徒》是两名作者合著的,前半本书是亚伯拉罕(很好奇这个名字,到底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书里也没有过多的说明)介绍了十位犹太教的名人,后半本书是黎鸣的一篇长文“弗洛伊德的世界”。
   书中介绍的犹太十杰分别是磨镜片的泛神论大师巴鲁赫·斯宾诺莎、以唐璜自诩的轻狂天才斐迪南·拉塞尔、风流的美国“奇缘博士’亨利·艾尔弗雷德·基辛格、终生未娶的天才导演大师谢尔盖·爱森斯坦、“怪笔孤魂”弗兰茨·卡夫卡、无与伦比的华尔街金融大王安德烈·迈耶、美国新闻史的奇人约瑟夫·普利策、勇于创新的美国广播业大王威廉·塞缪尔·佩利、歇斯底里的科学狂人伊里亚·梅契尼科夫、好莱坞鬼才斯蒂芬·斯皮尔伯格。作者亚伯拉罕向读者介绍了这十人传奇犹太英雄的人生经历,试图解析“天才”的奥秘。
  另一位作者黎鸣在书中有一些介绍,他是当代中国著名的哲学家,写过《中国人为什么这么愚蠢》和《西方哲学死了》,在本书中扬扬洒洒的大作“弗洛伊德的世界”,感觉像是一篇哲学论文。
   文章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精神分析,人类精神病瘟疫将泛滥于世界的先觉”,从弗洛伊德的三我理论说起,到荣格、阿德勒,再到荷妮、弗洛姆,尽管精神分析一直都在被批判中向前发展,但他们的理论最终都无一例外地揭示了人类发展的悲观主义的结论。“西方市场化社会的功利主义的成功模式正以‘现代化’的形式迅速地向全世界推广。”在人类近代短短四五百年的历史中,西方人类完成了知欲的大解放、食欲和物欲的大解放,最后是性欲的大解放,“当欲望失去了神秘的笼罩,失去了上帝的监控,失去了过去曾无疑起到过重大的精神稳定作用的有益的恐惧之时,这也使变得更自由了的人类反而在精神上失去了家园,不仅失去了传统的家庭中夫妻互补的性爱的精神的家园,而且更失去了与父母亲融合无间的仁孝之爱的精神家园……”
   第二部分:“精神分析学与人类中个人、两性、家庭的理性分裂”,讲到了潜意识理论与个人理性的破裂,以及人格自我分析与理性主义的终结。作者深刻地阐述了性解放有可能会给人类带来的毁灭性的灾害,文字里不乏偏颇之词,“理性革命的不断发展、扩大,乃至无限制地盲目膨胀,毁灭了西方传统的宗教信仰,摧毁了东方传统的爱人精神的文化嫩芽。眼看着,人类在数千年来从无数磨难之中逐渐累积创造起来的一系列防患自身恶本性的心理堤坝,将会在当今理性主义的盲目膨胀的狂潮中被彻底冲决”。好在他也提到,人类不只有理性(哲学、科学),还有本性(自然性)和精神性(文化性)。理性虽然具有相当大的相对性,会因种族、宗教、阶级、文化、地区、家庭、个人而异,但本性却几乎是绝对一致的,人类的原欲、原恶的存在性、人类生命的必死性都是任何人不可逃避的,而人类的精神性则是任何一个希望求得此生幸福的个人绝对必需要的。只所以说作者过于偏激,也是因为他忽视了一个人对幸福的追求是有多样性的,对理性的追求、对性满足的追求,会使人获得幸福感,追求成就、自我实现、利他,也会给人以强大的生存力量。人的状态并不是非此即彼的状态。对此我比他有着更多的乐观。

完成时间:2009.06.07 14:10:55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8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