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端午节:向一种自杀致敬

写作者:o两只蝴蝶o     日记本: 人生的转折点--传 说

日期:2009年05月29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246

  今天是端午节,记不清这是第几个端午节了,但在今年的节日里,我特别想到了几个自杀的人。
  
  第一个当然是屈原,端午节因他而生。我总不能忘记中学一位老师给我们讲的屈原的故事:屈原被楚襄王放逐到湖南。本来他抱着救国救民的志向,反而被奸臣们排挤出去,他简直气疯了。屈原经常在汨罗江一代边走边唱伤心的诗,江边渔父见他委屈的样子问:“您不是楚国的大夫吗?怎么弄到这种地步?”屈原答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渔父反问到:“既然别人都脏、都醉,您又何必清高和清醒呢?”屈原答曰:“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终于,屈原不愿随波逐流的活着,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那一天,他抱着石头跳入汨罗江里自杀了。从那一年开始的第二年,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把粽子投入江中纪念屈原,这就是我们今天仍然在过着的端午节。
  
  明天,也就是端午节过后的第一天,韩国将为前总统卢武铉举行国民葬,卢武铉是韩国现代史上首位自杀身亡的总统,纵观全球,自杀的总统似不多见。卢武铉所以引起我的特别关注却并不因为此。卢武铉在任时,以一种清新的政治风格,提倡平民政治,反对官僚统治,并采取了很多措施。我特别感兴趣的是他多次到互联网直接与国民沟通,效果很好。他在任时,坚决反对腐败,他曾说:“只要有腐败行为就会让其身败名裂。”他在家人贪污事件爆发后,虽然辨称事先并不知道,仍然多次向国人道歉,并说:“愧对国人,没有资格再论述正义。”这个意思在他的遗嘱中也反复申明。可以说,卢武铉的自杀是以死来挽回他更珍视的良知、羞耻心和尊严,可以说是以死明志。
  
  还有一位是64岁的俄罗斯音乐家也是著名指挥家卡拉扬的得意学生谢尔盖·季亚琴科,日前在位于罗马的家中自杀。原因是此前他因涉嫌向自己的学生高价贩卖假小提琴,被软禁在家中,有关方面就此事正在展开调查。
  
  三起自杀缘由不同,无论是屈原的为自己未竟报国之志,还惨遭污浊,还是卢武铉及那位艺术家的“知错而死”,无论是2000多年前的古人,还是昨天还活灵活现的退休总统,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度,有一个共同的东西在维系着,这就是人始终应当保持的理想追求与纯粹之心,还有就是对生命、道德和社会舆论的起码敬畏。抛开屈原的所谓伟大与卢武铉和艺术家的所谓“瑕疵”不论,他们都是在以生命保卫自己内心的崇高与尊严,保卫着自己作为一个大写的独立的“人”的存在。
  向这种自杀致以特别的敬意,是因为我们的生活中这种用生命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用生命承认自己的过失的行为太少了,人们对生命道德和社会舆论的敬畏之心太少了。想起屈原,我便想起了张志新、遇罗克那样的追求真理与正义之士;想到了卢武铉之死,我便想到了陈水扁。有评论说“卢武铉之死凸现陈水扁毫无廉耻”,我非常赞同,国民党一位立委说同是贪渎,至少卢武铉有羞痴心,扁要拿出良心反省。陈水扁所在的民进党一位立委都说:“一个是顾及廉耻自杀身亡,一个是根本恬不知耻。陈水扁与卢武铉最大的差别在于他们脸皮的厚度。”类似陈水扁这样的毫无廉耻之人在我们身边还少吗?我经常看到一些贪官污吏在法庭上或镜头前大言不惭地说:“对不起党对不起人们的培养。”哪里有一点羞耻之心?人罪到这种程度才想到党和人民岂不笑乎?长期以来,我们把畏罪自杀当成贬义词。我以为,畏罪自杀相比不畏罪和苟且于人世来说,好得多!
  
  向这种自杀致敬,当然不是鼓励人们去自杀。正如我们倡导人们学习雷锋精神,绝不是行为的简单模仿,而是精神境界的提升一样。我们向这几位自杀的人致敬是为他们那种不断净化的心灵,不断完善的人格和永不泯灭的理想追求。屈原、卢武铉、那位艺术家……
  
  看了 悲!!!人都有一面的,累了歇歇,方式要掌握对,死都要面对(都不怕的特别是现在喝了几两)。冤啊!!活世上谁知道几天啊!活着就要快乐开心(虚的)。明天第一眼还是洗脸刷牙,接着干什么就因人而异了啊!我!也是个空虚的人,需要 自己去找!什么?不知道!只能为了一张嘴去吧!累了歇歇别不善待自己,傻!!!活着开心快乐就行!至于明天,睁眼再说吧!一天又快过去了啊!!向你们!我拍的朋友!!!!!!!!!!
  
  
  不是绝笔别怕啊!希望大家过的都比我好(我也不差)!!!!!!!!!
  
  
  
  
  

完成时间:2009.05.29 21:42:15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10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