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我们永远在一起(一)

写作者:镌永     日记本: 镌永日记

日期:2009年04月26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406

   昨天到宽街店,店长王静告诉我,她和赵荣英今天要去敬老院看望会员王荣。
   王荣,我知道的,那位怀里总揣着蝈蝈罐的老小孩,曾陪伴我们企业走过了十年风雨的忠诚会员。
  
   特别是在我们进入二次创业时期,王荣几乎天天都到就近的宽街店“上班”,每天员工们给老人沏上一杯斟茶,陪着老人聊天、唠嗑。遇到没用过公司产品的人进店咨询,老人就现身说法,他几乎成了宽街店的编外工作人员,老人不容置疑的用户身份,让他的介绍比我们的店员更具说服力。
  
   老人对圣安百草的感情很深,听不得别人说圣安百草企业或产品不好,谁要说我们的产品不好,他就跟人急。
  
   记得一次,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被怀疑是竞争对手派来捣乱的人在宽街店无理取闹,老人起先是与那人唇枪舌剑的辩论,后来竟差点动起手来,最终被员工和在场的其他会员给劝住了。那人一看讨不到什么好,便灰溜溜的走掉了。
  
   老人有时就像小孩,需要人关心、呵护,一旦感到自己被忽略或没受到尊重,老人立马就不干了。因为他,我曾牺牲掉了公司一个很有才华的文案。
  
   那是两年前的事,一天,王荣和往常一样在店里喝茶,原本休息的文案义务加班去了宽街,当时这个文案还在实习期,对王荣这位宽街店的特殊工作人员还不熟悉,所以进店后没和老人打招呼便径直进了里屋。老人见他没和自己打招呼,很不满意,于是就数落起这个文案:你们老总见了我都客客气气,你这孩子看见我怎么连招呼都不打一声,太没礼貌了……
  
   老人一直在说,文案始终没说话,或许文案的沉默进一步刺激了王荣,老人越说越生气,说出来的话也越来越难听,这个文案也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大凡有点能力的人都有点个性,最终忍不住回了老人两句不大好听的话,老人哪受得了这个,当即找店员要老总的电话,要投诉这位无礼的员工。后来经店里员工反复劝说,这个有个性的文案最终在店员的说服下当面向老人道歉认错,店员又送了两瓶圣宁体验装给老人表示歉意,这才平息了老人的情绪。
  
   没想到老人回到家,越琢磨越不是滋味儿,最后还是给专卖店主管打电话投诉了这个文案,并强调一定要转告老总,否则,他就直接到总部去找老总。
  
   我知道这件事后,立即找有关人员了解事情的原委,接着就找文案谈话:无论顾客对我们提出怎样的要求,我们都不得对顾客无礼,更不能出言不逊,这是圣安百草人必须遵守的服务准则,也是我的底线。顾客就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伤害顾客的情感,就如同伤害我的父母。最终,我解聘了这个很有才华的文案。我很理解王荣老人,因为对圣安百草付出了百分百的真心和真情,理所当然的应该得到全体员工的尊敬,所以他无法接受自己被圣安百草人怠慢,哪怕这种怠慢是无心的。我也知道文案的委屈,本就是利用休息时间去店里加班,偏偏遇上了这么个爱挑理的老人,还不依不饶。
  
   几个月前,因为拆迁,老人跟着女儿搬到了南郊,因新居离宽街店实在太远,来店里一次不容易。而且老人的新居是在一个没有电梯的五层老楼最高层,这给腿脚本就不怎么利落的老人带来极大的不便,老人整天蜗居在家,日子过得很不开心,他很怀念以前每天到宽街“上班”的日子,于是常常给宽街店的员工打电话聊天。后来在宽街店员的建议下,老人住进了养老院。可老人一时又不习惯养老院的伙食与氛围,心情一直不太好,每次儿女去看他,都会被老人劈头盖脸的骂一顿。
  
   昨天老人的儿女来到宽街店,希望宽街的店员去敬老院看看老人,儿女们说老人现在看谁都不顺眼,其实他不说,我们也知道,他就是想你们了……
  
   听完员工的介绍,我心里顿生了一种温暖和感动,老人与圣安百草已不是简单的产品买卖关系,浓浓的亲情早就融入其中。无论是当年比邻而居,天天相处,还是现在相隔甚远,平日难得一见,老人的心始终与圣安百草人的心连在一起。
  
   (我让女儿看这篇文字,然后给我回馈。女儿看了后,问了我一句:为什么你们不主动去看这位老人?还要等到他的儿女来请你们去?
   我无语!
   我知道我们的员工平时工作都非常的辛苦,可我真的希望对那些上了岁数、出门不便的老会员,无论他们是否购买产品,我们真的应该定期都去看看他们……
   看望,是一种亲情,也是维系忠诚客户最好的一种方式! )
  
    2009-4-23 于北京
  

完成时间:2009.04.26 15:01:42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9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