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复学友

写作者:木鱼一声     日记本: 木鱼度日

日期:2009年04月08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325

  (一)
  老师,您好!
  
   我是--学院的---,在--与--学院合办的研究生班里学习。
  
   这次课程进修班您给我们讲授法理学。我们的作业想必您已经看过了。跟您联系是想知道您对我那篇作业怎么看,有没有继续写下去的必要。我感觉讨论导致法律不公正的原因有助于更好的设计法律和司法制度,具有重要的价值。如果能够顺利通过资格考试,我有想法以这个问题作为毕业论文的方向,不知道有没有可能和实际的意义。
  
   我知道要想写出一篇合格的毕业论文要充分的占有资料,可是对于法律方向我确实是一个初学者,没有能力把握这个问题,很需要您的指导。我很想知道您作为一个专业学者对这个问题研究的现状、这个题目的价值如何怎么看。
  
   我本科以及现在主要从事的都是政治学。从治学的方法上,我感觉政治学与法理学较为接近,因而在这篇作业上是用了心的,尤其是文章的前半部。虽然水平有限,但是都是自己一句一字敲出来的。实际上,我还觉得文章对不公正原因的分类还比较混乱,要进行大幅度的调整才行。
  
   希望得到您的指导和回复!
  
   顺祝
  
   教安!
  
   ---
  
  --老师:
   你好!
   邮件收到,详情知。
   到--讲课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我在--的时候,咱们有过交流。
   前些天收到院里王老师转过来的法理作业,并且催促很紧,因而在很短的时间内我就阅完交过去了。
   对你的作业还是有印象的,能够看得出来不像有的人是全文照搬的,好像给了不低的成绩。
   这次,你又专门写邮件过来探讨相关的问题,我觉得你是一个特别认真的老师。
   你文章的选题大致属于法律与正义这样一个范畴。应当说,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涉及到的知识范围也很广,把握起来难度是很大的。比如,关于法律,西方学者探讨的层次包括应然意义上的法——自然法(自然法学派)、实证意义上的法(分析实证法学派)、实际意义上的法(社会法学派);关于正义,西方学者有实质正义和程序正义、相对正义论、形式正义论、社会正义论、资格正义论等多种论述。法律与正义更是在这些论述的交织中变得庞杂。厘清其中的脉络便是一件十分艰苦的工作。
   从你发来的文字来看,你对相关的知识脉络还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而且你所要研究的问题也没有很好的建构出来。
   我的意见是这个问题不是不能写,但是难度特别大。
   我把我以前写给研究生的一篇文字发过去,仅供参考。
   我们是老乡,我不和你客套。以上所说是自己的一点看法,不当之处请批评。
   祝好!
   ---
  
  (二)
  -老师:
   您好!
   很高兴这么快收到您的回信!很喜欢你直言的风格,这样比较痛快!只是要耽误您的时间了。
  
   对于自己的缺点我有预感,只是不知道缺点究竟有多大而已,呵呵.
   我就像刚刚进入山洞的阿里巴巴,不知道拿起哪件珠宝才好,这种情况下往往是那些闪耀着璀璨光芒的珍宝最能够诱惑我的目光,至于搬不搬得动那是第二位的问题。
  
   对于毕业论文,我不想偷懒,不想浪费一次学习的机会,想通过完成论文来学习熟悉一些知识。我知道选择一个过于复杂的题目会给自己增加很多困难,虽然我有解决困难的勇气,但是是否有充分的精力和时间会决定我能否完成好自己的目标。我必须清楚自己要付出多少。
  
   我对这个问题感兴趣。我没有想得出一个什么明确的结论【至少还没有找到什么结论】,我只是想讨论归纳影响法律公正的因素和以及这些因素作用的机理。这个目标能不能算作论文的“问题”呢?
  
   我不知道在法理学学界对于这方面的研究的现状如何。在网上也搜不到有关的资料,在哪些书里有相关的论述呢,请老师指点一下,我想看看人家的成果。然后再评估一下自己要完成一篇论文需要做多少和能向前做多少,以及要完成它需要多少时间和精力。
  
   从您的文字里我得到这样一些看法,不知道是不是正确:
   1,学界没有对这个问题进行过明确的讨论。
   2,要想把握这个问题,需要把握相关的【数量可能是一个庞大的数字】法学知识。而且需要用不少的时间去理解和参悟。
  
   最后,如果这一题目确实不适合我,请您给我提供一些建议吧!
  
   谢谢!
  
  --老师:
   你好!
   我们还是用你吧,您这个词我可受用不起,看着别扭。咱是老乡,也是兄弟,不必见外。
   法律的公正问题的确是一个重要的学术问题,国内学界还没有特别专门和系统的论述,西方学界应当是有,只是囿于研究的视野,我没有注意到,但我感觉应该有。
   公正无疑是法律的本真或者说本来的要素,是法律含义的第一要素。然而,古往今来,没有公正的法律,这主要是因为经济的、政治(阶级、民族等)的、文化的等诸多方面的原因所致。法律不仅仅是工具,或者主要不是工具,其本身就是一个蕴含丰富的意义体。透过法律的发展演变可以看到社会生活的变迁过程。而法律的变迁实在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得以进行的,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在同一阶段的不同领域,发生作用的或者说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往往并不相同。因而,法律的公正问题有着深厚的历史意蕴。
   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急剧变革的年代,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正在发生着剧烈的变迁,作为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维续社会发展的重要过程的法律运作无疑正在经受着非常严峻的挑战。经济变革、民主进步、文化更新在深层次上决定了法律运作的表象矛盾。如何处理法律公正问题因而也是中国法治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
   如果要写这篇文章,从问题的建构来说,应当以当代中国的法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立足点。这方面可以搜集学者关于法律效力、法律权威、立法过程、对法制现代化反思的文章来读,这些作者包括张文显、姚建宗、黄文艺、周永坤、蒋立山、周旺生、(朱)苏力、梁治平、季金华、谢晖等。看看是否有助于问题的建构。
   写这篇文章还要涉及到学术(思想)史的梳理,特别是西方学者的论述。在西方,从智者、苏格拉底、柏拉图到当今的德沃金、罗尔斯、诺奇克、哈贝马斯等的论著中都有关于法律与正义的论述。单是梳理就要很费功夫,对策可能是:第一,看国内学者的西方法律思想史的著作,比如张文显、张乃根、吕世伦、严存生等,从中厘清线索;也可看博登海默、考夫曼、莫里森、丹尼斯等西方学者的教材性读物。第二,老老实实读原著(外文的或者是中译文)。第三,策略化处理,概括的来谈,很小的篇幅就行。
   法律的公正涉及到法律含义的界定、公正含义的界定、公正标准的确定、判别程序的确立等等这样具体的问题。这都需要你有比较原创性的贡献。
   我不知道你有多长时间来写论文,如果时间太紧张,完成这样的任务恐怕不太现实。自己真的喜欢,可以以后慢慢思考和准备。
   短时间完成一篇毕业论文,我想可以选择一个人物来研究,比如董必武、谢觉哉、彭真等老一辈的法律思想。这方面需要看的资料比较少,也相对比较单纯,和你以前的专业也有关系,便于开展研究。
   以上意见,仅供参考。
   祝好!
   --
  
  
  
  

完成时间:2009.04.08 09:11:24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8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