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去婆婆家,村里的两个孩子在婆婆家跟侄子一起写作业,都是初一的学生。
老公在旁边问其中一个:“一周带多少钱生活费?”因为我们这里孩子上初中都住宿。那孩子回答说:“30元。”我们一听都愣了,13顿饭,30元,不太少了吗?老公就问:“那你吃饭够了吗?零花钱呢?”人家孩子说:“够了,要零花钱干吗,吃饱了就行了呗,卖的那些都是垃圾食品。我们班大概就我没吃那些垃圾食品了。”人家孩子说的时间很自然,是发自内心的纯真的话,而不是因为不能买而遮掩。我跟老公相对一视,眼里都写满了敬佩。这孩子家里的条件不是很好,父母种蔬菜大棚,劳动辛苦收入也不多。后来老公又问:“今天你妈妈做什么好饭给你吃的?”孩子说:“我自己做的。”我们更是一惊。孩子说:“我妈妈去河里洗衣服了,我爸爸在家睡觉, 我把饭烧好了(饭是放大锅里,用草烧火做的。)。”
一直以来觉得自己的孩子很懂事,可是比比人家的,真是天地之别。
人真的不应该有高低贵贱之分,之所以有这样的区别,那是人一生下来,生的环境生的地方注定了人的命运。城市里的孩子可以生下来就享受大山里的孩子可能一辈子享受不到的,那是因为人家生的地方好。大山里的孩子可能一辈子走不出山,不是他们能力低脑子笨,而是挡在眼前的山挡住了他们的许许多多的机会,他们要想成功需要付出别人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努力和艰辛……
上层社会的人们希望你能放下你的高傲,生活底层的人们不要自卑,因为人的写法都一样,都是一撇加一捺。
一想起那孩子当时说话的神态心里就酸酸的,因为孩子那么纯真,觉得能这样生活很满足了,可是又有多少孩子生活在优裕的环境里还不知足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