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最近无锡当地拆除便民报亭引发了相当大的争议,可谓热点问题之一。城管方面强调拆除的都是无手续的违章建筑,而报亭的业主们也大喊着自己有这样的批文那样的手续,此中原委可谓是扑朔迷离,难以捉摸。
其实我宁可相信这些报亭的业主们手里有手续,因为没有手续不大可能开着这个东西这么长时间不被办了,但是我也相信他们手里的手续都或多或少的有些问题,有些什么问题呢?那就是城管说的,不合法,违规的。也就是说,虽然有手续,却是一个有瑕疵的手续,一个不怎么顶事,或者说当拆除这样的大事来临的时候顶不了事的手续。
这说明一点,老百姓不清楚这个审批到底谁批了就是最有用的,而任何一个有点审批权力的机关对于老百姓来说,那都是不得不服从的机构,比方说,无锡市假如只有市城管才能真正的审批这些报亭,那难道区城管就不能让这些业务到他们那里先缴纳一笔费用不成?说到底,是一个审批权不明,或者说管理责权不清晰的问题。而老百姓恰恰他搞不清楚这些权责到底是不是所对应的部门所具有或者具备的,而这些个部门,老百姓是一个都惹不起的,让他批让他缴费办手续,哪个赶托大不办?因此,无锡报亭的事情,核心不是拆,而是建,就是当初这么多的都是谁批了之后才建出来的,它到底有没有审批建造的资格,这才是我们应该深思的问题。这也应该是让老百姓真正明白权责归属的问题,老百姓和政府机构打交道,他始终是一个相对弱势的位置,那你就更要让老百姓清楚明晰的晓得自己的事情该去哪儿办,怎么办?办了之后算不算数。而不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能收费的收费,至于自己到底是不是说了算,做得了主,完了再说,那是不负责任的做法。
除了这个当初为什么能这么大规模的造很关键很重要之外,还有一个很关键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往往形成这样的局面,很大的一个原因在于发展的方向不固定,或者说相对不固定,这一届和下一届,这一任和下一任的认识不同,造成了采取的方法不同,以前可能为了方便老百姓买报纸也为了顺道解决点就业问题,报亭就盖了,而后来可能觉得市容市貌更重要,于是又要拆了。这也是通过这次事件让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如何让发展不因领导班子的调整而做相当大的改变,有些甚至是南辕北辙的改变,更加平和的来建设民生,任重而道远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