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无奈,因为生活。得按时起床,按时吃饭,按时上下班,非常刻板。
也有不按时的,那就是在灯下忙碌,当终于伸了个懒腰,觉得今天够了,脑子里不能纯粹一片空白,留一点属于自己的归宿。
就是如此想的。偶尔记起,许多日子没出院门了。尽管知道,外面依旧,或如青山绿水,也有小桥缠藤、古道西风。
日子得过。多年如一日。比如步行穿过,然后拐进或拐出一道长廊,一个小院,或者一幢小楼,几丛花草,无数的来去匆匆。疲劳的时候,便泡上一杯清茶或一杯咖啡,倚在小楼栅栏旁,看花树间漏下来的点点碎影,看晨曦暮霭在风中流动,听纸片的翻页。回到蜗居,在忧郁的陋室,把桔黄的壁灯调到最温暖的光度,随意听着柔美浪漫的音乐,翻看那些陈年旧书报,站着或斜躺在软软的沙发上,不管以何种姿态,都能获得一种惬意的享受。
这是我所想象的,尽管曾经每天也穿梭,更多的是泥泞,和数不清的疲惫。
记得有几日的滂沱大雨,把多余的浮尘冲走,盈目绿肥红瘦。细细嗅来,竟能牵出几缕淡淡的花香,淡雅如那细格的蓝花土布。
实在不敢恭维曾经做个教师的行业,虽然努力,仍旧愧对。
日日过这寻常日子,当心灵宁静时,才发现这样的日子,竟是一种牵心的难舍。
日日与墨香粉笔为伍,远离那喧嚣的凡尘,原来也是一种难得。
几册书卷,几番儒气,尔或一落月光,一盏香茗,足以消蚀一切功利和欲望。
应该如此,许多时候确实,觉得这个职业不怎么好,也不怎么差。对于我这种无所事事,也无所求的来说,无疑是一种选择。把该去掉的抛弃了,尽管日子似乎一成不变。但我自己知道,已完成了由狂躁到平静的质变。
也许于我而言,平静,无欲无求,便是最适合我的生活状态。在我们手心的掌纹上书写岁月的沧桑,在我们眉宇的明眸间镌刻心灵的宁静。
一面铜镜,回放着曾经碌碌的穿行。于天际,于陆地,舍弃了原本的毅然,背对着生命中极大的荒,独自面对命运的漠然与多舛,疏离的,看不见自己表情,听不见那夜阑时剩声的波涛。
这样的一粒尘埃藏于深处,万物都有着最不得意的原委,而这样的原委,难道是为了涤净那些终日奔逐时扬起,难道是用一种博大的来安慰另外一种不得已,或者是为了还原那些本来的事实。
日子沧桑但并不苍老,只要愿意留心天边的那一抹闲云,不经意间便不期然盈满现时实生活的每一道缝隙。
生活,没有任何借口忽视那一道扬起的尘埃,尽管无奈的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