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白塔

写作者:小叶桉     日记本: 青春的印记

日期:2009年01月13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331

  
  
   “如果能在风中捉住我,就等于握住摇曳的苇花。”若干年前我写过,那时不解事,浪漫的紧。
   是对白塔写的。立在河岸,苇丛萧瑟,于是有感而发。
   这塔有特别,记得周围摆布了许多石头,是按阴阳八卦顺序,虽残缺不全了,但架势依旧。只是我们不懂而已。
   后来又去,被移植了,到了城区,无疑是道风景而不可多得。还置办了神灵香案,只是没有烟火,说是为了环保。都说是滑天下之大稽,白塔可怜的很,据有好事者说,夜半风清曾听到其呜咽。
   后原址又重建,至于谁为真假,或为正宗。人们为生计而忙碌,倒没理会。偶有异声也是极小。
   塔往往是标志,一处山水养一方人,功能大了去,最是镇邪避灾、祁福众生。
   于是我就发挥了,凑一些似通非通的东西,赚几丝自我安慰。比如在芦苇丛追风的少女,那个在风中抽絮的男孩,如今,匆匆太匆匆,只剩下诉说不尽白塔愈来愈沧桑的影子,和苇花在风中摇曳的河滩。
   近来得知,有人筹组白塔文化,觉得创意也还可以,目的是发掘许多古老传统的东西。比纯烧香拜佛强的多,多少也可留些佳谈在茶余饭后。
   我胡乱诌了几句。批的多,觉得就这么几挂肠肝,挂肚也好、牵肠也罢,都如此了。
   或为惦记打钟人,那位置合不合适,善良与否?打钟人饮着月光,与我一般清淡无为。也想打钟人也许不再敲打塔里的那口古钟,而是琢云,那里面一定更有寄望。打钟人也非卡西摩多,在山雨欲来的瞬间吆喝着清唱的孩子。若是桃花汛提前了,那个最温暖的河床,一定多数着嫩叶儿。
   塔的影子并非固定,若是太阳正好经过,倾斜的一刹那便映入河中。据说许久不出来,内行人说取经去了。
   我仍然惦记着苇丛,在影子疲倦时的白云深处,苇花摇曳,偶尔还有一些人家,亦有孩子。他们依旧在顽皮,为的那苇丛,那塔,那月,那事。
   真的消受不了。
  
  
  
  
  

完成时间:2009.01.13 13:39:59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8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