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青春这株苗

写作者:翩翩起舞的蝴蝶     日记本: 风过留痕

日期:2009年01月12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238

   青春是一个永不过时的话题,因而青春是一面多棱镜。
   ——题记
  
   每个人都拥有青春,但不是每个拥有青春的人都知道青春究竟为何物,并且知道该怎样对待和利用青春。所以,青春最不能被随随便便地对待,却最容易被随随便便地对待,因此,很多人总是在走过青春后,才会捶胸顿足地长叹一声:我慢待了它!而到了那时,一切都难以补救了。所以,每个还拥有它的人,都有义务认真地经营它。
  
   青春是最适合梦想生根发芽的土壤,可是很多人都选择让它荒芜。曾几何时,“梦想”成了一个教条的字眼,做梦成了一种另类的举动,谈论梦想成了“不切实际”的同义词。多数青年人好像不再懂得像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人那样,为梦想而奋斗,以集体、民族乃至全人类的需求或发展方向作为神圣的奋斗目标,将一个或多个奋斗目标作为自己灵魂的支撑,让自己时刻明白:我的青春是用来为民族和全人类的发展服务的。所以,很多人连用青春为自己服务都觉得麻烦。
  
   于是,人们卸下了梦想的重担,并在卸下重担的同时,将自己变成了轻飘飘的人。
  
   对于有梦想的人而言,由梦想和在将梦想付诸行动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挫折或许会使其迷茫,但对于没有梦想的人而言,灵魂的空虚必定会让人滑向沉沦的一端。所以,我们很容易明白大学毕业生为什么会感叹“毕业即失业”,高考明明是一座独木桥,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挤在上面;正直壮年的70后、80后为什么成了最缺乏斗志的群体。而且,我们还很容易明白为什么百分之八十的失业大学毕业生会干等着被分配或期望成为公务员,而不愿独自创业;为什么除了就业、考研之外,年轻人就没有别的路可走了。因为人们丢了梦想,因为丢了梦想的人们的灵魂是空虚的。
  
   由此,便可得出一个结论:梦想的缺失是沉沦和空虚的始作俑者。但问题是:梦想为何会缺失?答曰:因为这个特殊的时代,因为这个时代的干扰因素教会了人们沉沦。社会形态的改变,让人们在有意无意中学会并习惯了不适应或无奈,哪怕令他(她)不适应或无奈的事物是他(她)能够左右乃至改变的,他(她)也仍然选择坐在原地唉声叹气,以至于摆出一副痛不欲生的样子。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们大多将思维的萎缩当作了新潮,将人云亦云或无病呻吟当作了共鸣,将自我扼杀式的沉沦当作了深刻。
  
   这样做的结果,一是遮掩了青春的风景,让生命变得乏味;二是抵消了青春的力量,让青春成了一次长时间的原地踏步。而可悲的是,很多正在原地踏步的人,却在不厌其烦地证明着:你瞧,青春就是这么个无聊的东西!
  
   其实,青春就像是一棵娇弱的幼苗。你用梦想之泉浇灌它,它便会呈现给你一片欣欣向荣的田地;你用沉沦之水浇灌它,它便会呈现给你一派枝枯叶黄的景象。而决定这一切的,仅仅是一个“种田人”的选择。

完成时间:2009.01.12 18:40:06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