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初霜旦,小城一览无遗。
我就在阁楼上,七八平米。是那种吊脚楼的支撑。数一数没有几根,但恰到好处,把所有的力道扶住了。就如这小城沿河而建,在漫漫岁月中也支持了几百年。
阁楼没有窗户,迎河一栏杆。另三面用竹片夹成,已油光水滑的了。足见其悠久。椅与桌凳都是竹制, 更有地方特色。我是倚不得,三杯两盏清茶醒的脑了。因昨夜枕着河水,那节拍久久,奏出了不尽的思乡曲。
前天上午十一点下车,尽管多雾泥泞,第一眼仍是青石路,听说是费了老大的劲才得以保留。反正我是数着记忆走过去的,比如第一步是儿时,调皮、逃学、光屁股,还有橡皮弹弓。第二步就是胡乱的震撼也属于神经的过程,十年的光阴扔给了无知、狂躁和不可思议。再以后就是离开回来,再离开再回来。
细细寻觅那方破石板,也还在。那是我当年的愤青之作,互相对视,此时此刻估计应该说些什么。
什么也不用说。
依旧似雾,漂泊于一切,笼的烟也笼的水,是朦胧的环。似面纱罩在每一寸土地,更像百练游动在蓝天。这是小城的特点,那年我就是跟着雾的感觉而飘飘。
昨天下午我特别去品尝了小吃,仍是那亘古不变的味。细长的面条挑起了往事,记得当初就是揣着希冀的梦而去的远。而今童稚可能不识,滋味我是永远明白,倒是价格上涨了,掌柜说生意不太好做。
好过的是同窗,大发了。也大福了,我都惭愧别人怎么如此雍容富态,而我依然纸片似的。怨不得天道不公,乃是自个儿行不的命运之船而自甘下作。酒喝了不少,也许都没有醉,在2008的最后一天,祁福的日子。大伙说一醉方休,我真想琢磨这滋味有几许,但无论如何找不着北。
户 应该说元旦好。对着小城、山峦、长流之水,以及我熟悉与不熟悉,爱我的和我爱的。问候必要,包括我的痴心。
小城的古韵自然迷醉,尽管我并非远行客。但待一转身,估计已是残阳西沉,长河落日。欲再回望,已在浓浓夜色中,留下的只是一抹余辉掩映下的安静祥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