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夜有小雨,淋着窗也敲打着神经,于是就想了开去。
明天该如何,上路的时候,那些泥泞。我是刻骨铭心,尽管一步一脚印,许多年了,摔疼之处至今不能触及,只能偶尔灵魂碰一下。有时也残酷,意识都不得,只能用风带过。但总归的去,骑驴不行,那小桥晃晃悠悠。于是祁愿猛烈些冲刷,鸡鸣茅屋店,人迹板桥霜,明天艳阳路可以任意去的。
还有净土,湿了,许多时候觉得那几乎就是光环。特别是净土上的白云,清晨伴阳光而升,翩翩而行,任思绪随风飘渺,任阳光从任何一方流淌,任温暖的春风弹奏,任潺潺的流水扣响。痛苦没有了,缠绵没有了,预约没有了,期待也没有了。静静地飘,伴随着夕阳,映衬着潭水,体味自己,折磨与完善自己。
最是那种间歇,一阵阵的,击打着奈何。
我尝试的那个主角。希望被命名为“凡兮”,不知道是否那支钢笔与我比较相熟,或者在我设计的故事情节当中总是沐浴着雨。这个人物,确实是“凡”到了极点,可以什么都不问,什么都不知,甚至带着一副冰冷的玻璃面具,软弱地捍卫他灵魂的一丝丝地平线。后果自然不怎么样,与我一般。……再后来,因为种种原因,特别是雨太多了,他经不起夜里的反复折腾,于是毅然决然出走,我也就算了。
记得泰戈尔说过:外在世界的运动无穷无尽,证明了其中没有我们可以达到的目标,目标只能在别处,即在精神的内在世界里。在那里我们最深切渴望的,乃是在成就之上的安宁。读来读去其实就两字“平淡”,基本或者永远的恒定。苦苦寻觅,在这雨夜怎么的了,看来我是无论如何禅定不了。
亦有一抹月光,真水无香,夜无形也
怎生得黑,淡泊宁人。一杯香茗,待到茶香四溢,轻轻端起饮啜片刻,随手执一本白纸黑字可看可不看的闲书,悠悠随意一读,把整个身心置于一瓣书香中。易安居士的《声声慢》又上来了。
不需正襟危坐的,一丝丝,一缕缕,象极了物欲横流,少了禅般惬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