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是什么?
匆匆翻了又翻,字里行间有一种涌动,凑在灯下细细一看,原来是情趣,当需要发泄的时候,便就可以随意。或长或短,并非是用时间计较,而是在于心境,或者呼吸的频率,以及需要表达的方式。不在有声,哽咽也可以。有时仅肢体表现,有时乃身体语言。
比如今晨有霜,呼吸着寒意,觉得仍有惬意之感,于是长叹几声。有应无应不在乎,我是对自己。
还有哭。其实是一模糊概念,口大张着,眼也是,最多一点是道不明的相思泪。
“生活,是一场灰色的悲悯。长歌当哭,世间,已无任何的事或物可以触动花的魂灵。岁月面前,我笑得比你欢,连眉梢也荡着笑意。只是不知凄凉的眼神是否会出卖自己?”这是我读到的在某一个扉页的注解,觉得不错。
还有味呢,于是继续读:
一袭思想的蓑衣,在浩浩长风中聆听古老的弦外之音。薄积而厚发的天籁之魂,敲响那黑夜的巨鼓。
啄食我心灵的谷粒,一只无名的鸟,闯入视野的平面。推窗望月,你的姗姗来迟,柔断了一首诗歌的咽喉。
人约黄昏,逐于梦想的故乡,一棵树畅想岁月的流程。与天共渺的格律,无法掌控时间的行程。既然无法克制外泻的感情,那就信马由缰骋驰于奔腾的诗章中吧!
味太多而杂陈,觉得几乎没有不好的。无论何种呼吸或者感慨方式,都是心灵的泄露。 云飘雾散,清新的世界没有绚丽的语言.一棵草或者一只蚂蚁,它们都有各自的世界,或为一片云的流走而叹息,或为一个响雷的刚劲而喝彩。其实活出真我即是至高无上的勇气。
许多年前尝试着写过三两句,多半记不住了,有几句还仿佛:在尘埃里,我探出的花/偏冷偏热而不迷离/但上苍见不了/不是不见,而是视而不见/因为沉默的小屋,照不亮梦的心扉
现在可笑的很,觉得太不自量了。活自己的非要谁见或者谁不见,非要太多的所谓公平。
但有一点我非常明确,长歌当哭应该是在痛定之后。
|